[拼音] zhuāng qiāng zuò tài
[释义] 拿腔拿调,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
[出处] 元 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教那厮越装模,越作势。”
[拼音] qiān zhuàng wàn tai
[释义] 同“千态万状”。
[出处] 《宣和画谱·道释》:“至于鹰犬驰突,云龙出没,千状万态,势若飞动。”宋·欧阳修《题薛公期画》:“及徐而定视,则千状万态,笔简而意足,是不亦为难哉。”
[拼音] gù tài fù zuò
[释义] 指旧的习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同“故态复萌”。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八大王》:“今老将就木,潦倒不能横飞,故态复作,我自不懈耳。”
[拼音] niǔ niē zuò tài
[释义] 具有娇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拼音] qiān tai wàn zhuàng
[释义] 极言状态之多。
[出处] 南朝·梁武帝《龙教寺碑》:“浮屠涌现,千态万状。”《宣和画谱·山水》:“于高堂素壁放手作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岩岫纔绝,峰峦秀起,云烟变灭晻霭之间,千态万状。”
[拼音] qiān xíng wàn tài
[释义] 形:形状。多种多样的形状
[出处] 梁启超《慧观》:“各自占一世界,而各自谓世界之大,已尽于是,此外千形万态,非所见也。”
[拼音] róu qíng chuō tai
[释义] 柔美的情态。
[出处]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瑰恣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预言。”
[拼音] róu qíng mèi tài
[释义] 指柔美的情态。同“柔情绰态”。
[出处] 清 李心衡《金川锁记 陈生》:“[陈生]见一女子,年仅及笄,殆天人也……遂患心疾,辗转昏愦中,忽忆柔情媚态,则哑然笑;又忆浮萍断梗,何处追寻,则啜以泣。”
[拼音] chǔ chǔ zuò tai
[释义] 犹言矫揉造作。
[出处]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凡人学词,功候有浅深,即浅亦非疵……楚楚作态,乃是大疵,最宜切忌。”
[拼音] qióng tài jí yán
[释义] 妍:美丽。形容把各种美姿都表现出来
[出处] 清·陈祚明《采菽堂诗选》第17卷:“大抵多发天然,少规往则,称性而出,达情务尽,钩沉索隐,穷态极妍。”
[拼音] kuáng nú gù tài
[释义] 狂奴:对狂士的亲昵称呼;故态:老样子,老脾气。旧称狂士的老脾气。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严光》:“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
[拼音] rén qíng shì tai
[释义] 人世间的情态。多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情分。
[出处] 明·陈所闻《新水令·填归去来词》套曲:“俺与那人情世态既相违,披襟散发最相宜。”明·洪应明《菜根谭·闲适》:“人情世态,倏忽万端,不宜认得太真。”
[拼音] kuā róng xiū tài
[释义] 姱:美好;修:长远;态:志向。美丽的容貌,长远的智慧。
[出处] 战国楚·宋玉《招魂》:“姱容修态,絙洞房些。”
[拼音] qióng gōng jí tài
[释义] 穷:极。形容极其精致
[出处]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海淀》:“诗之穷工极态,于斯而至。”
[拼音] liǔ yāo huā tài
[释义] 形容女子婀娜娇美的体态。
[出处] 宋 柳永《法曲献仙音》词:“饶心性,镇厌厌多病,柳腰花态娇无力。”
[拼音] luán zī fèng tài
[释义] 比喻神仙的仪态。
[出处] 《云笈七签》卷五:“弟子十八人,并皆殊秀,然鸾姿凤态,眇映云松者,有韦法昭、司马子微、郭崇真。”
[拼音] qū jìn qí tài
[释义] 曲:委婉细致。曲折委婉地充分表达其姿态。形容表达技巧非常高明
[出处] 明·陶宗仪《辍耕录·叙画》:“画之为用大矣,盈天地间者万物,悉皆含豪运思,曲尽其态。”
[拼音] gāo qíng yì tai
[释义] 高情:高雅的情致。逸态:安闲的神态。高雅的情致,安逸的神态。
[出处] 明·汤显祖《紫钗记·谒鲍述娇》:“资质秾艳,一生未见;高情逸态,事事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