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éi xiè zhī yōu
[释义] 缧绁:捆绑犯人的绳子。引申为囚禁。被囚禁的忧虑。指有坐牢的危险。
[出处] 鲁迅《通信》:“逃掉了五色旗下的‘铁窗斧钺风味’,而在青天白日之下又有‘缧绁之忧’了。”
[拼音] lè jí zé yōu
[释义] 好乐过度而不止,必生忧伤。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
[拼音] lè yǐ wàng yōu
[释义]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拼音] zhǔ yōu chén rǔ
[释义] 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出处] 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拼音] lè ér wàng yōu
[释义] 高兴得忘记了忧愁
[拼音] lí wěi zhī yōu
[释义] 嫠:寡妇;纬:织物的横线。指为国忧虑
[出处] 宋·文天祥《癸亥上皇帝书》:“臣何敢追尤往事,上渎圣聪,独方来计,则嫠纬之忧,不能忘情焉。”
[拼音] màn yì shēng yōu
[释义] 慢:疏慢;易:轻易;忧:忧愁。疏慢轻易必然坏事,因而产生忧愁。
[出处] 《管子·内业》:“思索生知,慢易生忧,暴傲生怨,忧郁生疾。”
[拼音] lù sǒu zhī yōu
[释义] 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行游,中路闻哭者声,其音甚悲……见之,丘吾子也,拥镰带索而哭。孔子辟车而下问曰:‘夫子非有丧也,何哭之悲也?’丘吾子对曰:‘吾有三失。’孔子曰:‘原闻三失。’丘吾子曰:‘吾少好学问,周遍天下,还后,吾亲亡,一失也;事君奢骄,谏
[出处] 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行游,中路闻哭者声,其音甚悲……见之,丘吾子也,拥镰带索而哭。孔子辟车而下问曰:‘夫子非有丧也,何哭之悲也?’丘吾子对曰:‘吾有三失。’孔子曰:‘原闻三失。’
[拼音] rú yǒu yǐn yōu
[释义] 忧:愁苦,忧愁。好像内心有说不出的忧愁
[出处] 《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拼音] tōng yōu gòng huàn
[释义] 共同承担忧患。
[出处] 康有为《上皇帝第二书》:“尝推先王之意,非徒集思广益,通达民情,实以通忧共患,给民合志。”
[拼音] wú wàng zhī yōu
[释义] 平白无故遭灾的忧虑。
[出处]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无妄之忧勿药喜,一善自足禳千灾。”
[拼音] nèi yōu wài wǔ
[释义] 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同“内忧外患”。
[出处] 蔡东藩《两晋演义》第九十九回:“霸踞关中卅二年,如何豆釜竟相煎!内忧外侮侵寻日,莫怪姚宗不再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