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ián qíng yì zhì
[释义] 同“闲情逸致”。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4回:“要知世间好事甚多,谁有那些闲情逸志去做。”
[拼音] yǒng zhì bù wàng
[释义] 永远记住,不遗忘。
[出处] 冰心《〈儿童文学选〉序言》:“捻军的失败,也引起人民无尽的悲愤,他们对起义的英雄们是永志不忘的。”
[拼音] zhì zài qiān lǐ
[释义] 形容志向远大。
[出处]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拼音] yǐn jū qiú zhì
[释义] 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拼音] hán xīn xiāo zhì
[释义] 亦作“寒心消志”。形容担心忧虑。
[出处] 汉·邹阳《上书吴王》:“始孝文皇帝据关入立,寒心销志,不明求衣。”
[拼音] tóng zhì hé dào
[释义] 志:志趣;道:道路。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出处] 清·方望溪《兵部尚书法公墓表》:“始知公忠孝发于至诚,体国忧民,常恨未得同志合道人,相与辅成治教。”
[拼音] líng xiāo zhī zhì
[释义] 凌霄: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出处] 《晋书 慕容垂载记》:“遇风尘之会,必有凌霄之志。”
[拼音] zhì jié xíng fāng
[释义] 志向高洁,品行端正。
[出处] 《后汉书 张堪传》:“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
[拼音] píng shēng zhī zhì
[释义] 平生:一生。指一生的志向
[出处] 唐·杜甫《梦李白》:“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拼音] qì jiāo zhì mǎn
[释义] 见“气充志骄”。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9回:“就未免气骄志满,一天一天的放荡恣纵起来。”
[拼音] dào tóng zhì hé
[释义] 犹言道合志同。
[出处] 宋·司马光《又谢庞参政启》:“尝托僚寀,获友高明,道同志合,出处如一。”
[拼音] fēng yún zhī zhì
[释义] 像风云那样雄大高远的志向。
[出处] 北周·庚信《周兖州剌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始游庠塾,不无儒者之荣;或见兵书,遂有风云之志。”
[拼音] xīn qián zhì chéng
[释义] 虔:恭敬。心意恭敬、诚恳。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委实心虔志诚,料不能逃菩萨洞察。”
[拼音] qì mǎn zhì jiāo
[释义] 见“气充志骄”。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他打了俺三个大郡,气满志骄,必然想着幽州。”
[拼音] zhì guǎng cái shū
[释义] 犹志大才疏。
[出处] 宋·李纲《奏陈利害札子》:“今浚之罪乃在于志广才疏,力小任重,不能谘诹良策,而专于自用。”
[拼音] sōng bǎi zhī zhì
[释义] 谓坚贞不移的志节。
[出处]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后操作司空,总朝政,问宗曰:‘可以交禾?’答曰:‘松柏之志犹存。’”
[拼音] kuài xīn mǎn zhì
[释义] 见“快心遂意”。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只图一时快心满志,不管犯世途万种危机。”
[拼音] tuán xīn yī zhì
[释义] 见“抟心揖志”。
[出处] 清·曾国藩《湘乡县宾兴堂记》:“入无仰事俯畜之累,出无金尽裘敝可怜之色,抟心壹志,以道于君子之道。”
[拼音] tuán xīn yī zhì
[释义] 专心一志。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普天之下,抟心揖志。”
[拼音] xīn xiǎo zhì dà
[释义]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出处] 《淮南子·主术训》:“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