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īn huī yì lěng
[释义]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出处] 清 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非有坚定之力,则一经挫折,心灰意冷。”
[拼音] jiàng xīn dú yùn
[释义] 运:运用;形容构思独创;匠心:能工巧匠的构思;泛指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作品等构思独特、精巧。
[出处] 唐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拼音] xīn rú dāo gē
[释义] 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形容极其痛苦难过。
[出处]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题起来我泪似悬麻。”
[拼音] yī xīn yī dé
[释义] 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出处] 《尚书 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拼音] mù shí xīn cháng
[释义] 形容人心肠硬,不为情感所动
[出处] 清 洪楝园《后南柯 辞职》:“虽木石心肠,亦为之动。”
[拼音] shēn xīng jiāo cuì
[释义] 身体和精神都过度疲劳。
[出处] 石三友《金陵野史 谭鑫培的“绝唱”》:“因为身心交瘁的谭鑫培自此便一病不起,匝月之间,与世长辞。”
[拼音] mén xīn wú kuì
[释义] 扪:摸;愧:惭愧。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
[出处] 唐 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不忍曲作钩,乍能折为玉。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
[拼音] mào hé xīn lí
[释义] 表面上关系很密切,实际上是两条心。
[出处] 汉 黄石公《素书 遵义》:“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拼音] chèn xīn kuài yì
[释义] 满足心意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若得如此,亡魂俱称心快意了。”
[拼音] chèn xīn mǎn yì
[释义] 称心如意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我果有功名之分,若得一日称心满意,就死何恨。”
[拼音] 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
[释义] 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出处] 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楔子:“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
[拼音] qí xīn lù lì
[释义]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 晋 袁宏《后汉纪 献帝纪一》:“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
[拼音] míng xīn lòu gǔ
[释义] 形容感受极深,永记不忘。
[出处] 唐 柳宗元《谢除柳州刺史表》:“铭心镂骨,无报上天。”
[拼音] rén lǎo xīn bù lǎo
[释义] 指人虽然老了,但有一颗年轻的心
[出处]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卷:“他这个汉子,人老心不老,有朝一日,会靠不住的。”
[拼音] shàng xià yī xīn
[释义] 上上下下一条心。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上下一心,三军同力,与之远举极战,则不可。”
[拼音] méi xīn méi fèi
[释义] 没心眼儿,不用心。或指没心肝,没良心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假若老二没心没肺的赞同此意呢?她也会只去此一遭,下不为例。”
[拼音] qīng xīn guǎ yù
[释义] 清:清净;寡:少:欲:欲望,需求。保持心地清净,减少欲念。
[出处]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我奉师父法旨,着你清心寡欲,受戒持斋,不许凡心动。”
[拼音] xīn dǎn jù liè
[释义] 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俱:都;裂:破开。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大37回:“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叼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
[拼音] ěr ruǎn xīn huó
[释义] 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那司棋也曾求了迎春,实指望能救,只是迎春语言迟慢,耳软心活,是不能做主的。”
[拼音] shēn xīn jiāo bìng
[释义] 交:同时;病:疲惫;困乏。身体和精神都疲惫。
[出处] 鲁迅《而已集》:“至于我呢,前年已经四十五岁了,而且早已身心交病,似乎无须这么宝贵生命,思患豫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