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ān xīn wàng xiǎng
[释义] 妄想:指不能实现的打算。一心贪求着无法实现的事情
[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我看你人生在世不久长,贪心妄想何时用。”
[拼音] zhòng xīn rú chéng
[释义] 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 《国语 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拼音] xīn dī yì jǔ
[释义] 情绪消极低沉。
[出处] 汉·申屠蟠《为侯氏女玉奏记外黄令》:“今闻玉幽执牢槛,罪名已定,皆心低意沮,怅恨长叹。”
[拼音] xīn huái tǎn tè
[释义] 心神不宁的样子。指因心虛或忧虑而不能安心。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巧娘》:“听松声谡谡,宵虫哀奏,中心忐忑,悔至如烧。”
[拼音] xīn rú zhǐ shuǐ
[释义] 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同“心如止水”。
[出处] 唐 白居易《答元八郎中、杨十二博士》诗:“身觉浮云无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但知潇洒疏朝市, 不要崎岖隐姓名。”
[拼音] xīn zhèng bǐ zhèng
[释义] 书法的优劣与人品有关,心正写的字也端正
[出处] 《旧唐书·柳公权传》:“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拼音] xīn tián yì qià
[释义] 洽:和谐。心中舒适,意愿和洽。形容心情愉悦、舒畅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宝玉正在这个心甜意洽之时,又兼姐妹们说说笑笑,哪里不肯吃?”
[拼音] xīn shù bù dìng
[释义] 心术:心计。心计难以捉摸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不想今日去往无门,非在位次低微,且王伦只心术不定,语言不准,难以相聚。”
[拼音] xīn rú máng cì
[释义] 芒:植物的刺。心里像芒刺扎一样难受。形容心里极其痛苦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8回:“荀息心如芒刺,草草毕葬,即使‘二五’勤兵助攻,自己奉卓子于朝堂,以俟好音。”
[拼音] yī shēn wǔ xīn
[释义] 比喻杂念很多。
[出处] 汉·焦延寿《易林》卷一:“三人异趋,反复迷惑。一身五心,乱无所得。”
[拼音] chèn xīn xiàng yì
[释义] 犹言称心如意。指完全合乎心意。趁:满足,遂。趁,通“称”。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八卷:“若论起吴衙内,只算做半饥半饱,未能趁心像意。”
[拼音] dú yùn jiàng xīn
[释义] 匠心:精巧的心思。形容精美独到的艺术构思。
[出处] 郑逸梅《艺坛百影 陈从周与纽约明轩》:“他的旁艺,如制缠枝杖,独运匠心,修短适度,且刻铭识,以贻朋友,大有庾子三所谓‘秋藜促节,白藋同心’之致。”
[拼音] èr xīn sān yì
[释义] 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意念不专,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出处] 明 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六回:“念佛是一桩正事,岂有二心三意?”
[拼音] gē gǔ zhī xīn
[释义] 割股:割下自己的大腿肉。为了治好病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原是封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医家有割股之心。”
[拼音] huā ní péng xīn
[释义] 指虚有其表。
[出处] 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故举国女子,殆皆不学……而叩其女学,则花貎蓬心,瞢无所识。”
[拼音] yì zhào yī xīn
[释义] 全国人民一条心。
[出处] 毛泽东《祭文 祭黄帝陵》诗:“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拼音] nüè lǎo shòu xīn
[释义] 虐老:虐待老人。喻残暴凶狠而无仁义,有如野兽。
[出处] 汉 班固《汉书 武五子传》:“呜呼!薰鬻氏虐老兽心,以奸巧边氓。朕命将率,徂征厥罪。”汉 司马迁《史记 王世家》:“于戏!荤粥氏虐老兽心,侵犯寇盗,加以奸巧边萌。”
[拼音] nù cóng xīn tóu qǐ,è xiàng dǎn biān shēng
[释义] 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出处] 《五代史平话》:“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拼音] pī lù fù xīn
[释义] 披露:显露,展示;腹心:真诚的心意。形容以真心示人。
[出处] 《三国志 蜀志 法正传》:“惟前后披露腹心,自从始初以至于终,实不藏情。”
[拼音] shé xiē wéi xīn
[释义] 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出处]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