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óng xīn jié lì
[释义] 同“同心毕力”。
[出处] 宋·司马光《交趾献奇兽赋》:“陛下诚有意于此,臣等敢不同心竭力,对扬而行之。”
[拼音] tóng xīn jié lì
[释义] 见“同心戮力”。
[出处] 《明史·王直传》:“陛下宵衣旰食,征天下兵,与群臣兆姓同心僇力,期灭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耻。”
[拼音] xīn dòng shén chí
[释义] 心神向往。形容思慕情深,难以自持
[出处] 明·陆采《怀香记·兰闺复命》:“自从窥见韩生之后,心动神驰,眠思梦想。”
[拼音] xī shī pěng xīn
[释义] 西施:春秋越国美女。指美女病态更加娇美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拼音] tòng xīn qiè gǔ
[释义] 伤痛透到骨头里。形容悲愤之至。亦形容痛苦的程度极深。
[出处]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白萍》:“子负心太甚,即王魁、李益,有不逮焉……思之痛心切骨,街非一朝一夕矣。”
[拼音] wàng xiù xī xīn
[释义] 见“望峰息心”。
[出处] 《南史·何点传》:“豫章王嶷命驾造点,点从后门遁去。司徒竟陵王子良闻之,曰:‘豫章王尚,吾当望岫息心。’”
[拼音] wú suǒ róng xīn
[释义] 不在意,不留意。
[出处] 鲁迅《呐喊·兔和猫》:“然而我向来无所容心于其间。”
[拼音] xīn dào shén zhī
[释义] 旧时指只诚心敬神,就用不到烦琐的礼仪。比喻对人表示钦佩,不必有什么虚文浮礼。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回:“太太们这么一说,这就叫作心到神知了。”
[拼音] xīn qián zhì chéng
[释义] 虔:恭敬。心意恭敬、诚恳。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委实心虔志诚,料不能逃菩萨洞察。”
[拼音] chěng xīn rú yì
[释义] 犹言称心如意。
[出处] 钱锺书《写在人生边上·魔鬼夜访钱锤书先生》:“反过来说,作自传的人往往并无自己可传,就逞心如意地描摹出自己老婆、儿子都认不得的形象。”
[拼音] chù jǐng shāng xīn
[释义] 见“触景伤情”。
[出处] 《吴歌甲集·茅舍萧萧傍竹篱》:“茅舍萧萧傍竹篱,西风惨淡雨霏霏,其时黄菊花初放,触景伤心最惨凄。”
[拼音] qián xīn dǔ zhì
[释义] 专心致志。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7回:“潜心笃志同参佛,努力修身共炼魔。”
[拼音] qiē lǐ yàn xīn
[释义] 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
[拼音] qīng xīn shǎo yù
[释义] 谓保持心地清净,少生欲念。
[出处] 《魏书·张衮传》:“出行雍州刺史,清心少欲,吏民安之。”
[拼音] qū qū cǐ xīn
[释义] 区区:微小,微薄。常作用谦词。用来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亦作“区区之心”。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回:“况区区此心,不为诸公所谅乎?”
[拼音] qiè qiè zài xīn
[释义] 切切:形容情意恳切真挚。牢牢地记在心里。形容殷切的思念。
[出处] 明 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一回:“不期被住持爷知觉,施恻隐之心,释放我等,又赐诸弟兄财物,至今感佩不忘。小人切切在心,报恩无地。”
[拼音] qū qū zhī xīn
[释义] 区区;微小。微不足道的一点看法或观点
[出处] 汉·李陵《答苏武书》:“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
[拼音] qiè qiè yú xīn
[释义] 切切:情意恳切的样子。牢牢地记在心里。形容殷切思念
[出处]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一折:“自从父母亡过,那郑彩鸾也不知去向,小生常切切于心,不能见面。”
[拼音] qióng xīn jù lì
[释义] 穷:尽。尽心尽力
[出处] 宋·王令《答刘公著微之书》:“今夫穷心剧力,茫然日以雕刻为事,而不暇外顾者,其成何哉?”
[拼音] rén xīn rú jìng
[释义] 人的心就像镜子似的透亮明白
[出处] 宋·洪迈《夷坚丙志》第10卷:“且谓人心如镜,须管常磨,勿令尘染污,自然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