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938个与“”相关的成语:
  • 一力

    [拼音] tóng xīn yī lì
    [释义] 同“同心协力”。
    [出处]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近欲徙水北营,合于水南,同心一力,人自为战,何有不克哉?”
  • 一意

    [拼音] tóng xīn yī yì
    [释义] 心志一致。
    [出处]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 雄万夫

    [拼音] xīn xióng wàn fū
    [释义] 形容极有抱负,气概不凡。
    [出处]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 细如发

    [拼音] xīn xì rú fā
    [释义] 亦作“心细于发”。极言小心谨慎,考虑周密。
    [出处] 吴梅《题天香石砚室棋谱》诗:“颇闻棋诀在善守,心细如发才如斗。”
  • 刻骨

    [拼音] tòng xīn kè gǔ
    [释义] 伤痛入骨髓。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出处] 《明史·刘健传》:“臣等遭逢先帝,临终顾命,惓惓以陛下为托,痛心刻骨,誓以死报。”
  • 逸日休

    [拼音] xīn yì rì xiū
    [释义] 谓不费心机,反而越来越好。
    [出处] 《尚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 敌忾

    [拼音] tóng xīn dí kài
    [释义] 同怀强烈的愤恨以对付敌人。
    [出处] 清·魏源《圣武记》第八卷:“勉以同心敌忾,为长庚雪雠愤。”
  • 悦神怡

    [拼音] xīn yuè shén yí
    [释义] 犹心旷神怡。
    [出处] 《西湖佳话·西泠韵迹》:“只觉那茶一口口,也有美人的色香在内,吃下去甚是心悦神怡。”
  • 合胆

    [拼音] tóng xīn hé dǎn
    [释义] 见“同心共胆”。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八回:“若丞相肯放回去,就当招安本部人马,同心合胆,方可归顺。’”
  • 竭力

    [拼音] tóng xīn jié lì
    [释义] 同“同心毕力”。
    [出处] 宋·司马光《交趾献奇兽赋》:“陛下诚有意于此,臣等敢不同心竭力,对扬而行之。”
  • 僇力

    [拼音] tóng xīn jié lì
    [释义] 见“同心戮力”。
    [出处] 《明史·王直传》:“陛下宵衣旰食,征天下兵,与群臣兆姓同心僇力,期灭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耻。”
  • 如坚石

    [拼音] xīn rú jiān shí
    [释义] 心象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同“心如铁石”。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十五卷:“又有一种男不慕色,女不怀春,志比精金,心如坚石,没来由被旁人播弄,设圈设套,一时失了把柄,堕其术中,事后悔之无及。”
  • 里有鬼

    [拼音] xīn lǐ yǒu guǐ
    [释义]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出处] 莫应丰《将军吟》第28章:“你这个小子,心里有鬼,不甘心。”
  • 切骨

    [拼音] tòng xīn qiè gǔ
    [释义] 伤痛透到骨头里。形容悲愤之至。亦形容痛苦的程度极深。
    [出处]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白萍》:“子负心太甚,即王魁、李益,有不逮焉……思之痛心切骨,街非一朝一夕矣。”
  • 和气平

    [拼音] xīn hé qì píng
    [释义] 和:温和;平:平静。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身心安宁
    [出处] 宋·苏辙《既醉备五福论》:“醉而愈恭,和而有礼,心和气平,无悖逆暴戾之气干于其间。”
  • 望岫息

    [拼音] wàng xiù xī xīn
    [释义] 见“望峰息心”。
    [出处] 《南史·何点传》:“豫章王嶷命驾造点,点从后门遁去。司徒竟陵王子良闻之,曰:‘豫章王尚,吾当望岫息心。’”
  • 无所容

    [拼音] wú suǒ róng xīn
    [释义] 不在意,不留意。
    [出处] 鲁迅《呐喊·兔和猫》:“然而我向来无所容心于其间。”
  • 到神知

    [拼音] xīn dào shén zhī
    [释义] 旧时指只诚心敬神,就用不到烦琐的礼仪。比喻对人表示钦佩,不必有什么虚文浮礼。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回:“太太们这么一说,这就叫作心到神知了。”
  • 虔志诚

    [拼音] xīn qián zhì chéng
    [释义] 虔:恭敬。心意恭敬、诚恳。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委实心虔志诚,料不能逃菩萨洞察。”
  • 胆皆碎

    [拼音] xīn dǎn jiē suì
    [释义] 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帝知事泄,心胆皆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