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ǒu xīn gǒu xíng
[释义] 比喻歹毒的心肠、行为。
[出处]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三折:“这等人玩的是狗气狗声,这等人使的是狗心狗行。
[拼音] tòu xīn liáng
[释义] 指十分失望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5回:“把叔宝说个透心凉,只得改口道:‘二位贤弟,若是这等多心,大家同去就罢了。’”
[拼音] téng xīn qì xuè
[释义] 泣血:十分哀痛。痛煞心田,哭出血泪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4回:“奋身而战,力尽神疲,疼心泣血,哀号请救。”
[拼音] jīng xīn chù mù
[释义] 同“惊心骇瞩”。
[出处] 季新《红楼梦新评》:“如今批了出来,准科学的学理,以指中国家庭的种种症结,使人阅之,惊心怵目。”
[拼音] xīn dàng shén yí
[释义] 见“心荡神摇”。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0回:“炀帝看了这些佳人的态度,不觉心荡神怡,忍不住立起身来,好像元宵走马灯,团团的在中间转。”
[拼音] kuī xīn duǎn xíng
[释义] 亏损天良,行为恶劣。
[出处] 《琵琶记·伯谐夫妻分别》:“我无奈何分情破爱,谁下得亏心短行?”
[拼音] kuài xīn mǎn yì
[释义] 见“快心遂意”。
[出处] 《豆棚闲话·藩伯子散宅兴家》:“说到伤心之处,恨不在地下挖他做官的起来,像伍子胥把那楚平王鞭尸三百,才快心满意哩。”
[拼音] xīn bù yīng kǒu
[释义]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致。谓为人虚伪。
[出处] 明·杨德芳《步步娇·闺怨》曲:“恨他心不应口,把欢娱翻成僝僽。情儿泛泛,浑如江水流。”
[拼音] kuàng xīn yí shén
[释义] 舒畅心胸,愉悦精神。
[出处] 明·沈榜《宛署杂记·古墨斋》:“得其片言只字,自令旷心怡神,非必商彝周鼎之为宝也。”
[拼音] mào shì xīn fēi
[释义] 见“貌是情非”。
[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汝近乃作负心事,知从前规言矩步,皆貌是心非,今不复畏汝矣。”
[拼音] wǎng fèi xīn sī
[释义] 同“枉费心机”。
[出处] 柔石《二月》:“萧先生实在可以佩服,不过枉费心思。”
[拼音] wǔ xīn liù yì
[释义] 指三心二意。
[出处] 汉 焦赣《易林 睽之随》:“五心六意,歧道多怪,非君本志,生我恨悔。”
[拼音] mù zhēng xīn hài
[释义] 因惊恐而楞住的样子。
[出处] 清·藤谷古香《轰天雷》第八回:“六人从容就戮,不多时将六人尽数斩了,刽子手将血淋淋六个头颅献上,看的人都目眐心骇。”
[拼音] wāi xīn xié yì
[释义] 谓心术不正。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0回:“你总不听我的话,倒叫这些人教的歪心邪意,狐媚魇道的。”
[拼音] suì xīn yīng shǒu
[释义] 犹得心应手。形容运用自如。
[出处] 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八章:“兴哥,阿鹊在向你报喜呢,你到了窑上一定遂心应手的。”
[拼音] tiě shí xīn gān
[释义] 见“铁石心肠”。
[出处] 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俺虔婆生下一副铁石心肝,皱著柄冻凌觜脸,把俺这做女的,不做人也似看承。”
[拼音] yǒu xīn rén
[释义] 有某种想法,肯动脑筋的人
[出处]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5回:“我看卢兄有心人,或别有深意亦未可知。”
[拼音] xīn mǎn yuàn zú
[释义] 形容心中非常满意。同“心满意足”。
[出处]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二出:“我们得那女儿在此,真个心满愿足。”元 胡祗遹《沉醉东风》:“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
[拼音] xīn láo jì chù
[释义] 绞尽脑汁,都想不出好的办法
[拼音] qīng xīn tǔ dǎn
[释义] 比喻痛快地说出了心里话。
[出处] 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每买不转的,都是倾心吐胆说真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