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rén xīn gé dù pí
[释义] 谓人的心思难以猜测。
[出处]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休将心腹事,说与结交知!”
[拼音] píng xīn dìng qì
[释义] 指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出处] 宋 陆九渊《与刘深父书》:“开卷读书时,整冠肃容,平心定气。”
[拼音] shí zhǐ lián xīn
[释义] 十个指头连着心。表示身体的每个小部分都跟心有不可分的关系。比喻亲人跟自身休戚相关。
[出处] 明 汤显祖《南柯记 情尽》:“哎也!焚烧十指连心痛,图得三生见面圆。”
[拼音] xīn xù bù níng
[释义] 宁:安宁,安定。焦急不安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5回:“朕心绪不宁,教汝等且退,何故又来!”
[拼音] lòu xīn kè gǔ
[释义] 形容感念深切,难以忘怀。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6回:“妾等蒙陛下眷爱,镂心刻骨,没世难忘。今不幸遭此离乱,陛下欲舍妾身何往?”
[拼音] lòu gǔ míng xīn
[释义]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出处] 明 陆采《怀香记 夕阳亭议》:“真是镂骨铭心,没齿难泯。”
[拼音] luàn jiàn cuán xīn
[释义] 攒:积聚。乱箭身在心上。比喻内心极度痛苦。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卷:“见父亲倒在一个壁角边乱草之上……淹淹止存一息。二子一见,犹如乱箭攒心,放声号哭。”
[拼音] xiū xīn yǎng xìng
[释义] 修心: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出处]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二折:“则被这东坡学士相调戏,可着我满寺里告他谁,我如今修心养性在庐山内,怎生瞒过了子瞻,赚上了牡丹,却教谁人来替?”
[拼音] láng zǐ shòu xīn
[释义] 比喻凶暴的人用心残忍,有如野兽
[出处] 《晋书 虞预传》:“然狼子兽心,轻薄易动。”
[拼音] xīn yǎng nán náo
[释义] 形容高兴得不知如何才好。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着小生迷留没乱,心痒难挠。”
[拼音] shì dào rén xīn
[释义] 社会的风气,人们的思想。
[出处] 明·袁宏道《李温陵传》:“细心读之,其破的中款之处,大有补于世道人心。”
[拼音] mán xīn mèi jǐ
[释义] 昧:欺瞒。违背良心干坏事。
[出处] 元 关汉卿《五侯宴》第一折:“我堪那无端的豪户,瞒心昧己使心毒,他可便心狡狠,倒换过文书。”
[拼音] miàn shì xīn fēi
[释义] 谓表面上是一套,心底里又是一套,表里不一。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9回:“从来人面是心非,如何保得到底!”
[拼音] wàn jiàn chuān xīn
[释义] 犹万箭攒心。形容万分伤痛。
[出处] 《野叟曝言》第七回:“[璇姑]再听到哥子末后一段说话,真如万箭穿心,竟放声大哭起来。”
[拼音] suì xīn rú yì
[释义] 犹言称心如意。亦作“遂心满意”、“遂心快意”。
[出处] 《红楼梦》第四六回:“天底下的事,未必都那幺遂心如意的。”
[拼音] qiè chǐ tòng xīn
[释义] 切齿:咬紧牙齿;痛心:形容心中极恨。形容愤恨到极点。
[出处] 《战国策 燕策三》:“此臣日夜切齿腐心也。”《史记 刺客列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拼音] ěr mù xīn fù
[释义] 耳目:指侦探消息的人。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如善其便捷,任以耳目心腹,未有不倒持干戈,授人以柄者。”
[拼音] èr rén tóng xīn
[释义] 比喻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就会无往不胜
[出处] 《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拼音] xīn wú guài ài
[释义] 挂碍:牵挂。原为佛教用语,指内心没有任何牵挂。
[出处] 唐 玄奘《般若波罗多心经》:“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这离颠倒梦想。”
[拼音] qì ào xīn gāo
[释义] 傲:骄傲,轻慢。志气十分高傲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自家想着当年的事,还有些气傲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