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ǔ dǎn qīng xīn
[释义] 比喻痛快地说出了心里话。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承信方敢吐胆倾心,告诉道:‘小将建州人,实姓范。’”
[拼音] rén xīn pǒ cè
[释义] 叵:不可。人的心地不可探测。形容人心险恶。
[出处] 《新唐书 尹愔传》:“吾门人多矣,尹子叵测也。”
[拼音] xiù kǒu jǐn xīn
[释义] 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出处] 唐 柳宗元《乞巧文》:“骈四骊六,锦心绣口,宫沉羽振,笙簧触手。”
[拼音] tiān xià guī xīn
[释义] 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拼音] xīn rú sǐ huī
[释义] 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知冯游》:“形若槁骸,心若死灰。”
[拼音] tóng xīn wèi mǐn
[释义] 泯:泯灭。年岁虽大但仍有天真之心。形容成年人还有着孩子的天真。
[出处] 宋·陆游《园中作》:“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儿竹马嘻。”
[拼音] nù cóng xīn shàng qǐ
[释义] 愤怒从心底而起。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出处] 《五代史平话·梁》:“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拼音] xīn cháng fà duǎn
[释义] 心长:智谋深;发短:指年老。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
[拼音] lòu xīn kè gǔ
[释义] 形容感念深切,难以忘怀。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6回:“妾等蒙陛下眷爱,镂心刻骨,没世难忘。今不幸遭此离乱,陛下欲舍妾身何往?”
[拼音] lòu gǔ míng xīn
[释义]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出处] 明 陆采《怀香记 夕阳亭议》:“真是镂骨铭心,没齿难泯。”
[拼音] luàn jiàn cuán xīn
[释义] 攒:积聚。乱箭身在心上。比喻内心极度痛苦。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卷:“见父亲倒在一个壁角边乱草之上……淹淹止存一息。二子一见,犹如乱箭攒心,放声号哭。”
[拼音] xié xīn tóng lì
[释义] 见“协心戮力”。
[出处] 清·汪琬《孝陵于役诗后序》:“凡所简任,必极一时人才之选,故能协心同力,以左右太平之治。”
[拼音] xīn zuì hún mí
[释义] 形容佩服爱幕到极点。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慕贤》:“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神迷,向慕之也。”
[拼音] láng zǐ shòu xīn
[释义] 比喻凶暴的人用心残忍,有如野兽
[出处] 《晋书 虞预传》:“然狼子兽心,轻薄易动。”
[拼音] rén xīn huàn lí
[释义] 形容人心不齐
[出处] 《清史稿·锡良传》:“似是而非,财力凋敝,人心涣漓,九年立宪,终恐为波斯之续。”
[拼音] xīn píng qì dìng
[释义] 心气平定,没有杂念。
[出处] 三国·魏·阮籍《乐论》:“言至乐使人无欲,心平气定,不以肉为滋味也。”
[拼音] tòng chè xīn fǔ
[释义] 彻:贯通,深造。痛楚深彻于心底脏腑。形容受到极大的伤害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三生》:“两骒夹击,痛彻心腑。”
[拼音] pò dǎn hán xīn
[释义] 犹胆颤心惊。形容非常恐惧。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 :“臣永所以破胆寒心,豫言之累年。”
[拼音] xīn fù dà huàn
[释义] 见“心腹重患”。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此是心腹大患,若不早行诛剿,他日养成贼势,难以制伏。”
[拼音] yì mǎ xīn yuán
[释义] 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出处] 宋 朱翌《睡轩》:“意马心猿不用忙,睡乡深处解行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