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òu gǔ míng xīn
[释义]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出处] 明 陆采《怀香记 夕阳亭议》:“真是镂骨铭心,没齿难泯。”
[拼音] lòu xīn kè gǔ
[释义] 形容感念深切,难以忘怀。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6回:“妾等蒙陛下眷爱,镂心刻骨,没世难忘。今不幸遭此离乱,陛下欲舍妾身何往?”
[拼音] láng zǐ shòu xīn
[释义] 比喻凶暴的人用心残忍,有如野兽
[出处] 《晋书 虞预传》:“然狼子兽心,轻薄易动。”
[拼音] xīn fù dà huàn
[释义] 见“心腹重患”。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此是心腹大患,若不早行诛剿,他日养成贼势,难以制伏。”
[拼音] nù cóng xīn shàng qǐ
[释义] 愤怒从心底而起。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出处] 《五代史平话·梁》:“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拼音] shì dào rén xīn
[释义] 社会的风气,人们的思想。
[出处] 明·袁宏道《李温陵传》:“细心读之,其破的中款之处,大有补于世道人心。”
[拼音] quē xīn shǎo fèi
[释义] 心:心眼。缺少智谋
[拼音] xīn jīng dǎn chàn
[释义] 见“心惊胆战”。
[出处] 《秦并六国平话》上卷:“城前发喊,惊得赵王心惊胆颤,文武诸将仓皇无计。”
[拼音] guān xīn mín mò
[释义] 瘼:疾,疾苦。关心群众的疾苦。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非得关心民瘼之员,竭力抚循,不足以资补救。”
[拼音] tóng xīn lù lì
[释义] 指齐心合力。
[出处] 晋 袁宏《后汉纪 灵帝纪》:“太后新摄政,政之巨细,多委陈蕃、窦武,同心戮力,以奖王室。”
[拼音] tǔ dǎn qīng xīn
[释义] 比喻痛快地说出了心里话。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承信方敢吐胆倾心,告诉道:‘小将建州人,实姓范。’”
[拼音] miàn shì xīn fēi
[释义] 谓表面上是一套,心底里又是一套,表里不一。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9回:“从来人面是心非,如何保得到底!”
[拼音] jiàn dǎn qín xīn
[释义]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出处] 元 吴莱《岁晚恍然有怀》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拼音] tiān xià guī xīn
[释义] 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拼音] xīn yǎng nán náo
[释义] 形容高兴得不知如何才好。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着小生迷留没乱,心痒难挠。”
[拼音] jīng xīn diào dǎn
[释义] 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2回:“我们在这里也是惊心吊胆。”
[拼音] jiū xīn bā gān
[释义] 指人极度焦虑,异常担忧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他看到了空旷,自由,无忧无虑,比这么揪心扒肝的活着要好的多。”
[拼音] luàn jiàn cuán xīn
[释义] 攒:积聚。乱箭身在心上。比喻内心极度痛苦。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卷:“见父亲倒在一个壁角边乱草之上……淹淹止存一息。二子一见,犹如乱箭攒心,放声号哭。”
[拼音] wàn jiàn chuān xīn
[释义] 犹万箭攒心。形容万分伤痛。
[出处] 《野叟曝言》第七回:“[璇姑]再听到哥子末后一段说话,真如万箭穿心,竟放声大哭起来。”
[拼音] wǎng fèi xīn jì
[释义] 同“枉费心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如今枉费心计,挣了一辈子的强,偏偏儿的落在人后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