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ān xīn liǎng yì
[释义] 见“三心二意”。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九阿姐,你休得三心两意。”
[拼音] mò nì yú xīn
[释义] 心中没有抵触。指情感一致;心意相投。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拼音] xīn chí shén wǎng
[释义] 整个心思都奔向那里。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心:心思;驰:奔向。
[出处] 《隋书·史祥传》:“身在边隅,情驰魏阙。”
[拼音] xīn cháng fà duǎn
[释义] 心长:智谋深;发短:指年老。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
[拼音] shì dào rén xīn
[释义] 社会的风气,人们的思想。
[出处] 明·袁宏道《李温陵传》:“细心读之,其破的中款之处,大有补于世道人心。”
[拼音] chì xīn bào guó
[释义] 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出处] 《资治通鉴·陈纪文帝天嘉元年》:“堷大言曰:‘诸王反逆,欲杀忠良邪!尊天子,削诸侯,赤心报国,何罪之有!’”
[拼音] chèn xīn rú yì
[释义] 完全合乎心意。亦作“称心如意。”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
[拼音] xiū xīn yǎng xìng
[释义] 修心: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出处]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二折:“则被这东坡学士相调戏,可着我满寺里告他谁,我如今修心养性在庐山内,怎生瞒过了子瞻,赚上了牡丹,却教谁人来替?”
[拼音] xīn zuì hún mí
[释义] 形容佩服爱幕到极点。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慕贤》:“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神迷,向慕之也。”
[拼音] suì xīn rú yì
[释义] 犹言称心如意。亦作“遂心满意”、“遂心快意”。
[出处] 《红楼梦》第四六回:“天底下的事,未必都那幺遂心如意的。”
[拼音] xiù kǒu jǐn xīn
[释义] 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出处] 唐 柳宗元《乞巧文》:“骈四骊六,锦心绣口,宫沉羽振,笙簧触手。”
[拼音] dǎn chàn xīn hán
[释义] 颤:颤抖;寒:忧惧,战栗。形容极度惊慌恐惧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6回:“半空中一声霹雳,只震得三妖胆颤心寒。”
[拼音] xīn fù dà huàn
[释义] 见“心腹重患”。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此是心腹大患,若不早行诛剿,他日养成贼势,难以制伏。”
[拼音] xīn hěn shǒu dú
[释义] 犹言心狠手辣。
[出处] 廖承志《教诲铭心头,恩情重如山》:“我怕会给周总理带来麻烦,因为张国焘是个心狠手毒的家伙。”
[拼音] èr xīn liǎng yì
[释义] 形容意志不专一、不坚定。
[出处] 汉 王充《论衡 閑时》:“夫天地之神,用心等也。人民无状,加罪行罚,非有二心两意,前后相反也。”
[拼音] wàn jiàn chuān xīn
[释义] 犹万箭攒心。形容万分伤痛。
[出处] 《野叟曝言》第七回:“[璇姑]再听到哥子末后一段说话,真如万箭穿心,竟放声大哭起来。”
[拼音] jiàn dǎn qín xīn
[释义]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出处] 元 吴莱《岁晚恍然有怀》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拼音] wǎng fèi xīn jì
[释义] 同“枉费心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如今枉费心计,挣了一辈子的强,偏偏儿的落在人后头了。”
[拼音] jīng xīn diào dǎn
[释义] 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2回:“我们在这里也是惊心吊胆。”
[拼音] jiū xīn bā gān
[释义] 指人极度焦虑,异常担忧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他看到了空旷,自由,无忧无虑,比这么揪心扒肝的活着要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