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113个与“”相关的成语:
  • 同心一

    [拼音] tóng xīn yī dé
    [释义] 同“同心同德”。
    [出处] 明·李东阳《跋鹤山魏先生书真迹》:“君臣上下同心一德,则平居有所裨益,缓急有所倚仗。”
  • 圆满

    [拼音] gōng dé yuán mǎn
    [释义] 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
    [出处] 唐 陈集原《龙龛道场铭》:“更于道场之南造释迦尊像一座,遂得不日而成,功德圆满。”
  • 二三其

    [拼音] èr sān qí dé
    [释义] 二三:不专一。形容三心二意。
    [出处] 《诗经 卫风 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 累功

    [拼音] jī dé lěi gōng
    [释义] 积累仁德与功业。
    [出处] 三国·魏·高贵乡公《改元大赦诏》:“宣力之佐,比积德累功,忠勤帝室。”
  • 年高

    [拼音] nián gāo dé shào
    [释义] 劭:美好。年纪大;品德好。
    [出处] 宋 周必大《跋金给事彦亨文集》:“是秋某以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同在后省,见公直谅多闻,年高而德劭。”
  • 大恩大

    [拼音] dà ēn dà dé
    [释义] 恩:恩惠;德:恩德,好处。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若非妹丈救我性命,必作异乡之鬼矣。大恩大德,将何补报!”
  • 不卒

    [拼音] wé dé bù zú
    [释义] 卒:完毕,终了。指没有把好事做到底。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 女子无才便是

    [拼音] nǚ zǐ wú cái biàn shì dé
    [释义] 旧道德规范认为妇女无须有才能,只需顺从丈夫就行
    [出处] 清·严复《浮生六记》第三卷:“‘女子无才便是德。’真千古至言也。”
  • 再生之

    [拼音] zài shēng zhī dé
    [释义] 指救命的恩德
    [出处]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三回:“贤妻,牌头金玉之言,实为再生之德。”
  • 不酬

    [拼音] dà dé bù chóu
    [释义] 酬:报答,偿还。大的恩惠无法报答或不用报答
    [出处] 明·吴麟征《还里人田券书》:“谚云:大德不酬。”
  • 累仁

    [拼音] jī dé lěi rén
    [释义] 积累功德与仁义。
    [出处] 《后汉书·李固传》:“李氏灭矣·自太公已来,积德累仁,何以遇此?”
  • 服人

    [拼音] yǐ dé fú rén
    [释义] 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统治者。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 不终

    [拼音] wéi dé bù zhōng
    [释义] 见“为德不卒”。
    [出处] 叶圣陶《乡里善人》:“唉,为德不终,我想起来非常之难过!”
  • 薄望浅

    [拼音] dé bó wàng qiǎn
    [释义] 薄:轻微;望:名望,声望。品德低下,名望轻微
  • 才轻

    [拼音] cái qīng dé bó
    [释义] 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同“才疏德薄”。
    [出处] 元 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想小官生居寒门,长在白屋,才轻德薄,智穷量浅,有劳先生不弃相探也。”
  • 使能

    [拼音] lùn dé shǐ néng
    [释义] 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论,通“抡”。
    [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论德使能而官施之者,圣王之道也,儒之所谨守也。”
  • 材雄

    [拼音] cái xióng dé mào
    [释义] 指才德杰出。
    [出处] 唐 韩愈《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其监统中贵,必材雄德茂,荣耀宠光,能俯达人情,仰喻天意者,然后为之。”
  • 硕老

    [拼音] qí dé shuò lǎo
    [释义] 盛德高年的人
    [出处] 唐 李翱《卓异记 三拜左仆射》:“其后以南省事疏,乃带平章之号,然非耆德硕老有嘉名者,莫得居之焉。”
  • 才疏

    [拼音] cái shū dé bó
    [释义] 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
    [出处] 元 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小生才疏学薄,敢劳大人下降,真乃蓬荜生辉也。”
  • 仁义道

    [拼音] rén yì dào dé
    [释义]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出处]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