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ìng yǎn xiāng dài
[释义] 以不同于一般的态度对待,指特殊照顾、优待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不过仗着这些功劳情分,有祖宗时,都另眼相待,如今谁肯难为他?”
[拼音] áo áo dài shí
[释义] 嗷嗷:哀鸣声;待:等待;食:喂养。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灾民受饥饿,处于困境等待援助
[出处] 清 秋瑾《致秋誉章书其五》:“况家中尚不致嗷嗷待食,亦无需吾哥焦灼家用。”
[拼音] bǎi fèi dài xīng
[释义] 兴:兴办。许多已被废置的事情都需要兴办。形容面临着一场大规模的建设事业;有许多事要做。
[出处] 王颖《海外赤子》:“百废待兴,一下子怎么能抓得过来?”
[拼音] chì chéng xiāng dài
[释义] 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3章:“这所剩的数千饥饿疲惫之师因感学生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和平日赤诚相待,暂时不忍离去,勉强可以一战。”
[拼音] dài lǐ bù lǐ
[释义] 要理不理。形容对人态度冷淡。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二大爷,你们这会子瞧我穷,回来我得了银子,就是个财主了。别这么待理不理的。”
[拼音] tóng děng duì dài
[释义] 同等看待,等同对待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十章:“今后他们的子弟一律和贫下中农子弟同等对待,不论入党入团,招工招干和参军,都不再受影响。”
[拼音] dài shí ér dòng
[释义] 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出处] 《周易 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拼音] dài rén jiē wù
[释义] 物:人物;人们。接待交往各种人物。指平时与人相处
[出处] 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内而存心养性、立身行己无所歉,外而待人接物、处事应世无所戾。”
[拼音] lěng yǎn xiāng dài
[释义] 用冷淡的态度接待。比喻不欢迎或看不起。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娘子,你夫妻是一世之事,莫要冷眼相看,须将好言谏劝丈夫。”
[拼音] xū wèi yǐ dài
[释义] 留着位置等待。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宁可虚位以待人,不可以人而滥位。”
[拼音] xiāng dài rú bīn
[释义] 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
[拼音] jì rì kě dài
[释义] 指为期不远
[出处] 明 海瑞《治黎策》:“夫以万全之力,视此直狐兔耳。其束身系颈,计日可待也。”
[拼音] qiáo zú ér dài
[释义] 踮起脚等待。比喻很快就能实现。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
[拼音] shì mù ér dài
[释义] 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出处] 汉·杨修《答临淄侯笺》:“观者骇视而拭目,听者倾首而竦耳。”
[拼音] bǐng zhú dài dàn
[释义] 旦:早晨。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宋江秉烛待旦。”
[拼音] kuān yǐ dài rén
[释义] 宽:宽容。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拼音] qiáo shǒu yǐ dài
[释义] 翘首:抬起头。形容殷切盼望
[出处] 王朔《无人喝彩》:“李缅宁赶到公共汽车站,车已停稳,开了前后车门上下客。他挤在人堆里翘首以待。”
[拼音] xū xí yǐ dài
[释义] 空着位置等待
[出处]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桌上摆着精致的餐具虚席以待,使人穿堂而过时有一种昼夜不分的懒洋洋的感觉。”
[拼音] qiāo zú ér dài
[释义] 踮起脚跟等待。形容短时间内便能见到事情的结果。语出《汉书·高帝纪》:“大臣内畔,诸将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出处] 语出《汉书·高帝纪》:“大臣内畔,诸将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拼音] ān zuò dài bì
[释义] 坐着等死。指不积极想办法,坐等灭亡。
[出处] 明 李贽《焚书 复邓鼎石》:“惟是世人无才无术,或有才术矣,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趋避,故亦遂因循不理,安坐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