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ū lái hū wǎng
[释义] 倏:极快的;忽:突然。指来去迅速
[出处] 晋·潘岳《射雉赋》:“栎雌妒异,倏来忽往。”
[拼音] wú wǎng bù kè
[释义] 无论到哪里,没有不胜利的。
[出处] 《通典·食货》:“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
[拼音] rǎng lái xī wǎng
[释义]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出处] 《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拼音] hán wǎng shǔ lái
[释义] 寒冬已过,盛夏将至。指四季的轮回。泛指时光流逝
[出处] 南朝·宋·鲍照《伤逝赋》:“寒往暑来而不穷,哀极乐反而有终。”
[拼音] kāi lái jì wǎng
[释义] 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
[出处] 《诗刊》1978年第4期:“谁都说,开来继往,军民喜悦。”
[拼音] gào wǎng zhī lái
[释义] 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
[出处] 《论语·学而》:“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拼音] wú wǎng bù fù
[释义] 谓未有往而不返的。谓事物的运动是循环反复的。
[出处] 《易·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孔颖达疏:“初始往者必将有反复也。”
[拼音] gǎi wǎng xiū lái
[释义] 谓改变以往的错误,修治来日的善行。
[出处] 《后汉书·方术传下·公沙穆》:“愿改往修来,自求多福。”
[拼音] guān gài wǎng lái
[释义] 冠:礼帽;盖:车蓬;冠盖:借指官吏。指官吏们经常来往
[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4回:“长安城中,乃冠盖往来之地。”
[拼音] hòu wǎng báo lái
[释义] 在交往中施予丰厚而纳受微薄。
[出处] 《礼记·中庸》:“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孔颖达疏:“厚往,谓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薄来,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如此,则诸侯归服。”
[拼音] kàn wáng wǎng bài
[释义] 瞰:窥看;亡:外出。看到对方不在家时前去拜访。形容本来不想拜见,却又要走一趟拜访的过场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下》:“孔子亦瞰其亡也,而往拜之。”
[拼音] cháng wǎng yuǎn yǐn
[释义] 指引身远行,一去不返。
[出处] 明 张居正《再乞归葬疏》:“兹又奉圣母申命之颁,耿耿孤忠,宁敢自负。但臣今日所祈,非欲长往远引,忍于背违者也。”
[拼音] jí wǎng zhī lái
[释义] 通晓过去,预知未来。
[出处] 唐·柳宗元《迎长日赋》:“探赜索隐,得郊祀之元辰;极往知来,正邦家之大体。”
[拼音] shén wǎng shén lái
[释义] 指精神相通。
[出处] 明·陆时雍《总论》:“假令以《石豪》诸什与古人作,便是首首皆情,此皆有神往神来,不知而自至之妙。”
[拼音] bái wǎng hēi guī
[释义] 比喻只看表面不看本质
[拼音] mèng wǎng shén yóu
[释义] 往:归向,向往。做梦也在向往思念
[出处] 夏衍《也谈戏剧语言》:“抛开自己,以这个角色自居,梦往神游,设身处地,再考其关目,试其声音,然后把最准确、最传神的台辞‘直书’下来。”
[拼音] bái wǎng hēi lái
[释义] 比喻变化极大。
[出处] 《列子·说符》:“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拼音] wǎng fǎn tú láo
[释义] 徒劳:白花力气。来回白跑。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大夫今日见谕,公则公言之,私则私言之,不必效舌剑唇枪,徒劳往返耳。”
[拼音] wǎng zhǔ hái tīng
[释义] 谓往返都须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