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iǎo yì dà tóng
[释义] 小部分不同,大部分相同。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文心雕龙·檄移》:“意用小异而体义大同,与檄参伍,故不重论也。”
[拼音] fěi yì rén rèn
[释义] 异人:别人;任:承担。表示责任不能推诿,要自己负责
[出处] 孙中山《救国之急务》:“吾四万万同胞乎!诸君固民国之主人也,唤起天下,驱除此丑类者,匪异人任。”
[拼音] fēi yì rén rèn
[释义] 异人:别人;任:承担。不是别人的责任。表示某事应由自己负责。
[出处]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年》:“楚君以郑故,亲集矢于其目,非异人任,寡人也。”
[拼音] tóu zú yì chǔ
[释义] 谓被斩。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借兵而东下,杀成安君泯水之南,头足异处,卒为天下笑。”
[拼音] rì yì yuè xīn
[释义] 见“日新月异”。
[出处]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巾履》:“近年以来,殊诡制,日异月新。”
[拼音] xié shuō yì duān
[释义] 邪说:有害的学说;异端:不正统。指和正统思想不同的有害的学说或指荒诞不经的道理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8回:“鹏儿开口,即为高蹈之路。孩儿正脑着他入于邪说异端,母亲怎反奖起他来。”
[拼音] tóng mén yì hù
[释义] 名义一样,实质不同。
[出处] 汉·扬雄《法言·君子》:“至于子思孟轲诡哉,曰吾于孙卿与,见同门而异户也。”
[拼音] shēn shǒu yì dì
[释义] 见“身首异处”。
[出处] 《天安门诗抄·警告丑类》:“丑类敢越雷池,小心身首异地。”
[拼音] tóng yuán yì liú
[释义] 谓起始、发端相同而趋向、终结不同。
[出处] 明·何景明《寄粹夫》诗之一:“君就河内栖,予从关西役;同源异流止,抚事乘心迹。”
[拼音] tóu zú yì suǒ
[释义] 见“头足异处”。
[出处] 汉·刘向《说苑·杂言》:“欲合人心,恐有头足异所之患。”
[拼音] qí zhēn yì wán
[释义] 奇异罕见的珍宝。
[出处] 清 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二十七回:“边远地方,无不来进贡奇珍异玩,名马美姬,尽将来进献。”
[拼音] qí guāng yì cǎi
[释义] 奇妙的光亮和色彩。
[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一回:“向里一望,只见是个窈窕洞房,满室奇光异彩,也不辨是金是玉,是花是绣,但觉眼光缭乱而已。”
[拼音] lí shì yì sú
[释义] 超脱世俗。
[出处] 《庄子·刻意》:“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
[拼音] huà wéi yì wù
[释义] 化:变化。变成另外的物体。指死亡
[出处] 西汉·贾谊《鹏鸟赋》:“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
[拼音] tàn qí qióng yì
[释义] 探:寻求;穷:尽。探寻异处,玩赏奇迹。指游览奇山异水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小生一时探奇穷异,实出无心,若是就了此亲,外人不晓得的,尽道小生是有所贪求而为此,反觉无颜。”
[拼音] tàn yì wán qí
[释义] 玩:玩赏。探寻异处,玩赏奇迹。指游览奇山异水
[出处] 唐·刘禹锡《含辉洞述》:“公之来思,探异玩奇,拨野憩林,而民悦之。”
[拼音] tóng yuán yì pai
[释义] 见“同源异流”。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填词非末技,乃与史传诗文同源而异派者也。”
[拼音] biāo xīn shù yì
[释义] 指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出处] 清 钱谦益《序》:“近代之流而失正者有二:抽黄对白,肥皮厚肉,其失也靡;标新竖异,牛鬼蛇神,其失也纤。”
[拼音] rì yì yuè gèng
[释义] 日日不同,月月改变。形容变化快。
[出处] 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文字之变,日异月更,不可穷诘。”
[拼音] wéi shì yì sú
[释义] 同“违时绝俗”。
[出处] 《宣和书谱·宣召纪》:“米芾性好洁,世号‘水淫’,违世异俗,每与物迕,人又名米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