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kāi shān shǐ zǔ
[释义] 见“开山祖师”。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0回:“你好大胆!没规矩,没王法的!犯了这制造局的开山始祖曾中堂曾文正公的讳!”
[拼音] kāi shān lǎo zǔ
[释义] 佛教语,指最初建立寺庙的人,即始祖。比喻学派的创始人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从帮忙到扯淡》:“屈原是‘楚辞’的开山老祖,而他的《离骚》,却只是不得帮忙的不平。”
[拼音] kāi gōng bù fàng jiàn
[释义] 比喻故意做出一种要行动的姿态。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3回:“事还是竟弄破了好,还是‘开弓不放箭’,大家弄几个钱有益?”
[拼音] sǐ bù kāi kǒu
[释义]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别跟我装蒜了,死不开口。打开天窗说亮话,你的小命攥在我手心里。”
[拼音] kāi shān zǔ shī
[释义] 原为佛教用语;指最初创建寺院的和尚。
[出处] 宋 刘克庄《诗话前集》:“欧公诗如昌黎,不当以诗论,本朝诗惟宛陵为开山祖师。”
[拼音] kāi mén qī jiàn shì
[释义] 比喻每天的必需开支。
[出处] 清·李渔《无声戏》第八回:“开门七件事,件件不须钱买,取之宫中而有余。”
[拼音] kāi xīn jiàn dǎn
[释义] 见“开心见诚”。
[出处] 沙汀《困兽记》:“由于眼前田畴对于孟瑜表示出来的爱情,尤其是他那种开心见胆的热忱。”
[拼音] kāi kǒu jiàn hóu lóng
[释义] 犹言开口见心。说话直爽,没有隐曲。
[出处] 明·唐顺之《与洪方洲书》:“近来觉得诗文一事,只是直写胸臆,如谚语所谓开口见喉咙者。”
[拼音] miù xiǎng tiān kāi
[释义] 形容想法非常荒谬
[出处] 民意《告非难民生主义者》:“而况梁氏之地租地价论,谬想天开,得未曾有。”
[拼音] kāi kǒu jiàn xīn
[释义] 说话直爽,没有隐曲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9卷:“圣人说话,开口见心,必不说半截,藏着半截。”
[拼音] kāi wù dǔ tiān
[释义] 比喻使人豁然开朗。
[出处] 汉 徐干《中论 审大臣》:“文王之识也,灼然若披云而见日,霍然若开雾而观天。”
[拼音] yún kāi jiàn rì
[释义] 指拨开云雾;现出太阳。比喻送走黑暗重见光明。又比喻疑团解开;心情舒畅。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文益禅师》:“云开见日时如何?”
[拼音] kāi jī chuàng yè
[释义] 指开创帝业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吾等自随孙将军开基创业,大小数百战,方才战得六郡城池。”
[拼音] féng shān kāi lù
[释义] 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道。
[出处]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傍边转过一个壮士,一臂扶轮,一手策马,逢山开路,救出赵盾去了。”
[拼音] féng shān kāi dào
[释义] 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路。常与“遇水迭桥”连用。
[出处] 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三千鸦兵为先锋,逢山开道,遇水叠桥。”
[拼音] jì gǔ kāi jīn
[释义] 指继往开来
[出处] 鲁迅《书信集 致郑振铎》:“先生如离开北平,亦大可惜,因北平究为文化旧都,继古开今之事,尚大有可为者在也。”
[拼音] kāi méi xiào yǎn
[释义] 见“开眉展眼”。
[出处]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9回:“他觉没趣,站起来说声叨忧,开眉笑眼,得意洋洋的去了。”
[拼音] kāi méi zhǎn yǎn
[释义] 高兴愉快的样子。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够受用得一日,便死了开眉展眼。”
[拼音] kāi zú mǎ lì
[释义] 比喻为一个人或一个单位尽最大的努力,拿出全部力量去工作
[拼音] xīn huā nù kāi
[释义] 怒开:盛开。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喜悦兴奋
[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8回:“又怎样给碧桃母子讹诈,说得牛氏心花怒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