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huáng shàng dié chuáng
[释义] 比喻多余和重复。同“床上施床”。
[出处] 明 徐渭《序》:“而传注讲章,转相缠说,未免床上叠床。”
[拼音] chuáng xià ān chuáng
[释义] 比喻无谓之重复。同“床上施床”。
[出处]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九:“[邵雍]平生不为训解之学,尝曰:‘经意自明,苦人不知耳。屋下盖屋,床下安床,滋惑矣。’”
[拼音] dōng chuáng jiāo xù
[释义] 同“东床娇婿”。
[出处] 《红楼梦》第七九回:“此人名唤孙绍祖,生得相貌魁梧……贾赦见是世交子侄,且人品家当都相称合,遂择为东床姣婿。”
[拼音] chuí chuáng pāi zhěn
[释义] 形容辗转难以入睡。同“捶床捣枕”。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他脾气越发坏了,不是捶床拍枕,就是咒天骂地。”
[拼音] dié chuáng jià wū
[释义]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複,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拼音] chóng chuáng dié jià
[释义] 比喻重复繁多。
[出处] 茅盾《清明前后》第五幕:“重床叠架的法令,何尝不严密堂皇,然而,解决了问题么?”
[拼音] chóng chuáng dié wū
[释义] 比喻重复繁多。
[出处] 周恩来《“七七”四年》:“战时的政治机关,贵简单而不贵复杂,机关应集中而不应重床叠屋。”
[拼音] zhī chuáng dié wū
[释义] 犹叠床架屋。喻重复。
[出处] 梁启超《中国之旧史》:“其《通志 二十略》,以论断为主,以记述为辅,实为中国史界放一光明也。惜其为太史公范围所困,以纪传十之七、八,填塞全书,支床叠屋,为大体玷。”
[拼音] dōng chuáng jiāo xù
[释义] 对女婿的美称。
[出处] 《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东床娇婿实堪怜,况过青春美少年。”
[拼音] guī lěng zhī chuáng
[释义] 比喻壮志未酬,蛰居待时。
[出处] 《史记·龟策列传褚少孙论》:“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
[拼音] fēng yǔ lián chuáng
[释义] 同“风雨对床”。
[出处] 清·秋瑾《挽故人陈阕生》:“回忆省垣聚首,风雨连床,曾几何时,谁怜一别,竟无会面之期。”
[拼音] fēn chuáng tóng mèng
[释义] 比喻虽所做之事不同,但打算一样。
[出处] 清·黄宗羲《宪副郑平子先生七十寿序》:“余见今之亡国大夫,大略三等:或龌龊治生,或丐贷诸侯,或法乳济洞。要皆胸中扰扰,不胜富贵利达之想,分床同梦。”
[拼音] duì chuáng yè yǔ
[释义] 两人夜间对床共语。
[出处] 宋·张元幹《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词:“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
[拼音] tà chuáng niè bí
[释义] 啮:咬。踏上床去咬自己的鼻子。形容强词夺理,力图狡辩
[出处] 《笑林》:“甲曰:‘他踏床子就啮之。’”
[拼音] jiáo è xíng chuáng
[释义] 形容极其愤恨。
[拼音] chuáng shàng dié chuáng
[释义] 同“床上施床”。
[拼音] zhī chuáng dié wū
[释义] 犹迭床架屋。喻重复。
[拼音] zhòng chuáng dié jià
[释义] 比喻重复繁多。
[拼音] zhòng chuáng dié wū
[释义] 见“重床迭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