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wú píng bù pō
[释义] 谓凡事没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
[出处] 《周易·泰》:“九三,无平不颇,无往不复。”
[拼音] yú bō wèi píng
[释义]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拼音] dǐ píng shéng zhí
[释义] 砥:磨刀石;绳:墨线。像磨刀石一样平,像墨线一样绷直。形容十分平直
[出处] 汉·蔡邕《隶势》:“或穹隆恢廓,或栉比针列,或砥平绳直,或蜿蜒缪戾。”
[拼音] píng ān jiā shū
[释义] 报告家人平安的书信
[出处]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我如今修一封平安家书,差人岳母行报知。”
[拼音] píng liú huǎn jìn
[释义] 本指船在缓流中慢慢前进。后比喻稳步前进。
[出处] 唐·白居易《泛小轮》诗:“船缓进,水平流,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幅船头。”
[拼音] píng yuán yì yě
[释义] 平坦而无险阻的原野。
[出处] 宋·周密《齐东野语·张魏公三战本末略》:“浚于是欲谋大举,乃召端问之,端曰:‘平原易野,贼便于冲突。’”
[拼音] tài píng wú xiàng
[释义] 谓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后以“太平无象”讽刺反动统治者粉饰
[出处] 《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
[拼音] ā píng jué dǎo
[释义] 以之比喻对对方的言论极为佩服。亦用为讥讽言论极为乖谬,常贻笑大方
[出处] 据《晋书 卫玠传》及《王澄传》载:玠好言玄理。琅玡王澄字平子,兄昵称之曰:“阿平”。有高名,少所推许,每闻玠言,辄叹息绝倒。故时为之语曰:“卫玠谈道,平子绝倒。”
[拼音] píng píng fàn fàn
[拼音] píng dì qǐ jiā
[释义] 比喻原来没有基础而建立了一番事业
[拼音] píng dàn wú qí
[释义] 见“平淡无奇”。
[拼音] píng dì qǐ gū dīng
[释义] 比喻无事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