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ē wǔ tài píng
[释义]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指粉饰太平
[出处] 《南齐书·陈显达传》:“须享尘一静,西迎大驾,歌舞太平,不亦佳哉!”
[拼音] píng xīn dìng qì
[释义] 指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出处] 宋 陆九渊《与刘深父书》:“开卷读书时,整冠肃容,平心定气。”
[拼音] píng tóu zhèng liǎn
[释义] 形容相貌端正。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这个大老爷,真真太下作了!略平头正脸的,他就不能放手了。”
[拼音] fèn mèn bù píng
[释义] 愤懑:抑郁不平。因不公平的事而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出处]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九回:“我听郎君之言愤懑不平,似怨小姐错看了郎君的诗句。”
[拼音] fèn fèn bù píng
[释义] 同“愤愤不平”。
[出处] 《禅真逸史》第一回:“此时过往人众,见齐德受亏,俱忿忿不平。”
[拼音] fèn hèn bù píng
[释义] 因不公平的事而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出处] 张恨水《啼笑因缘》第20回:“家树见她总有些愤恨不平的样子……又不知怎样安慰才好。”
[拼音] tū āo bù píng
[释义] 指凹进与凸出,不在同一水平面
[出处] 《中国的西北角·陕甘形势片断》:“路面凸凹不平,车行其上,忽高忽低。”
[拼音] yì yù bù píng
[释义] 抑郁:压抑郁闷。内心压抑郁闷,心中愤愤不平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4回:“只这七个字,那种抑郁不平之气,也就可想了。”
[拼音] píng fēng jìng làng
[释义] 风平浪静。多以喻平静无事。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8回:“时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明,平风静浪。”
[拼音] fēng píng bō xī
[释义] 风和波浪都没有。比喻平静无事。
[出处] 《四海记·祖师复下凡间救苦》:“武当山祖师大显威灵,逢难救难,遇危救危,四海风平波息,发感神威。”
[拼音] gōu mǎn háo píng
[释义] 形容饱满。
[出处]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沟满壕平,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寒气逼人,滴水成冰。”
[拼音] gōng píng zhèng zhí
[释义] 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出处] 元·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也只要全大人体面,方才得公平正直万人传。”
[拼音] nán nǚ píng quán
[释义] 男女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的平
[出处] 清·秋瑾《勉女权歌》:“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
[拼音] píngshēngbùzuòkuīxīnshì,yèbànqiāoménbùchījīng
[释义]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出处] 鲁迅《天花的蔷薇》:“‘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乙校不自心虚,怎能给恐吓呢?”
[拼音] píng dì fēng léi
[释义] 犹言平地一声雷。
[出处] 元·汤式《南吕一枝花·言志》:“若说道董仲舒入朝,公孙弘见招,看平地风雷奋头角。”
[拼音] xiàng píng zhī yuán
[释义] 向平:东汉人向长,字子平,隐居不仕。原:同愿,表示心愿。比喻子女婚嫁事未完成。
[出处] 《后汉书》 向长传:「 建武中, 男女娶嫁既毕, 敕断家事勿相关, 当如我死也。 于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 竟不知所终。」
[拼音] yí wéi píng dì
[释义] 夷:拉平,铲平。铲平使成一块平地
[出处] 孙犁《我的绿色书》:“为了方便,把假山、小河,夷为平地,抹上洋灰,使它寸草不生,成了停车场。”
[拼音] píng dì lóu tái
[释义] 比喻原来没有底子而白手建立起来的事业。
[出处] 宋·楼钥《攻瑰集·游大梅山护圣寺二首》:“行尽高山天欲半,不知平地有楼台。”
[拼音] dǎ chéng píng shǒu
[释义] 比赛中打成平局,不分胜负
[拼音] fēng jìng làng píng
[释义] 静:安静;平:安定。风已平息,浪已安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50回:“次日过江,风静波平,也自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