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íng lì guāi qiǎo
[释义] 伶俐:机灵;乖巧:合人心意。形容人机警,让人满意。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蒋兴歌重会珍珠衫》:“却说蒋兴歌跟随父亲做客,走了几遍,学得伶俐乖巧,生意行中,百般都会。”
[拼音] qiǎo yán rú huáng
[释义] 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出处] 《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拼音] shuō dé qīng qiǎo
[释义] 说起来很简单容易
[出处]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一章:“你不要吃灯草灰,说得轻巧,你脚跟前还有几张嘴张着等着喂呢!”
[拼音] bǎi qiǎo chéng qióng
[释义] 指有多种才能的人反而贫困不堪。同“百巧千穷”。
[出处] 宋 陈师道《寄单州张朝请》诗:“一言悟主心犹壮,百巧成穷发自新。”
[拼音] gān yán qiǎo cí
[释义] 甘:甜,甜言蜜语。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
[出处] 唐·王勃《平台秘略论·褒客》:“便辟脂事饰其迹,甘言巧辞运其辨。”
[拼音] qiǎo yán lì kǒu
[释义] 巧妙的言辞,锋利的口辩。
[出处] 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三人皆诈伪,巧言利口以进其身。”
[拼音] xiāo fú qīng qiǎo
[释义] 嚣浮:浮夸。形容人不踏实可靠
[出处] 《新唐书·朱朴传》:“人心嚣浮轻巧。”
[拼音] qū jìn qí qiǎo
[释义] 曲:委婉细致。曲折而委婉地将其中的奥妙之处充分表达出来
[出处] 宋·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引状》:“昔祖宗之朝,崇尚辞律,则诗赋之工,曲尽其巧。”
[拼音] liáng gōng qiǎo jiàng
[释义] 良工:手艺精良的工人;巧匠:技艺精巧的匠人。指技艺高超的工匠。
[出处] 《吕氏春秋·慎大览·不广》:“齐之东鄙人有常致苦者……不知致苦,卒为齐国良工,泽及子孙。”
[拼音] tōu jiān qǔ qiǎo
[释义] 用投机取巧的办法不付出力气而得到好处
[拼音] qiǎo lì míng sè
[释义] 见“巧立名目”。
[出处] 明·李贽《三大夫像议》:“我这里佛自解放光,不似世上一等魍魉匠、魍魉僧巧立名色,诳人钱财也。”
[拼音] qiǎo yǔ huā yán
[释义] 同“花言巧语”。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张生是兄妹之礼,焉敢如此!’对人前巧语花言。”
[拼音] nòng qiǎo fǎn zhuō
[释义] 见“弄巧成拙”。
[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西子捧心,愈见增妍;丑妇效颦,弄巧反拙。”
[拼音] néng rén qiǎo jiàng
[释义] 能:技能,才能。指工艺技术高超的人
[出处] 康濯《太阳初升的时候》:“其实既是个细琢细磨的能人巧匠,也有着敢想敢干的猛烈劲儿。”
[拼音] qīng qīng qiǎo qiǎo
[释义] 轻便灵巧,简单容易
[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5回:“却说铁公子在西山读书,待到秋闱,真是才高如拾芥,轻轻巧巧,中了一名举人。”
[拼音] qióng gōng jí qiǎo
[释义] 穷:极。形容十分精巧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于葛岭起建楼台亭榭,穷工极巧。”
[拼音] wài qiǎo nèi jí
[释义] 外貌乖巧,内心刻忌。犹言口蜜腹剑。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翟义传》:“兄宣静言令色,外巧内嫉之心。”
[拼音] qiǎo tōu háo duó
[释义] 诈取与强抢。常用以形容不择手段获取财物或权利。
[出处] 宋·苏轼《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诗:“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拼音] qiǎo zuò míng mù
[释义] 巧立名目。
[出处] 宋·苏轼《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今来计会六色人户故免役钱,正与添钱无异,虽巧作名目,其实一般。”
[拼音] diāo chóng xiǎo qiǎo
[释义] 犹言雕虫小技。
[出处] 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张祜》:“祜雕虫小巧,壮夫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