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kè yì qiú gōng
[释义] 刻意:用尽心思;工:精致、完好。用尽心思使文章或工艺品更精巧。
[出处] 清 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二卷:“此等词语浅情深,妙在字句之表,便觉刻意求工,是无端多费气力。”
[拼音] liáng gōng qiǎo jiàng
[释义] 良工:手艺精良的工人;巧匠:技艺精巧的匠人。指技艺高超的工匠。
[出处] 《吕氏春秋·慎大览·不广》:“齐之东鄙人有常致苦者……不知致苦,卒为齐国良工,泽及子孙。”
[拼音] dé yán gōng róng
[释义] 见“德言容功”。
[出处]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拼音] mǎ gōng méi sù
[释义] 工:工巧;速:速度快。原指枚皋文章写得多,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工。后用于称赞各有长处。
[出处] 《汉书 枚乘传》:“为文疾,受诏辄成,故所赋者多;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故所作少而善于皋。”
[拼音] dà gōng gào chéng
[释义] 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
[出处] 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贾鲁河故道》:“计其功费,用银不过二三万,用夫不过三万余名,而大工告成矣。 ”
[拼音] tōng gōng yì shì
[释义] 见“通功易事”。
[出处] 清·魏源《默觚·治篇》:“车马之驰驱,衣裳之曳娄,酒食鼓瑟之愉乐,皆巨室与贫民所以通工易事,泽及三族。”
[拼音] tiān gōng rén dài
[释义] 天的职责由人代替。
[出处] 《尚书 皋陶谟》:“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拼音] tōng shāng huì gōng
[释义] 通商:便利各地货物交流;惠:给人以好处。使贸易畅通,给工商业者带来好处。
[出处] 《左传·闵公二年》:“务材训农,通商惠工。”
[拼音] qióng gōng jí qiǎo
[释义] 穷:极。形容十分精巧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于葛岭起建楼台亭榭,穷工极巧。”
[拼音] mǎ gōng méi sù
[释义] 原指枚皋文章写得多,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工。后用于称赞各有长处。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枚皋传》:“为文疾,受诏辄成,故所赋者多;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故所作少而善于皋。”
[拼音] shén gōng tiān qiǎo
[释义] 形容建筑、布置的奇妙,非人力所能为。
[出处] 宋·秦观《录宝林事实》:“吲今制度一新,神工天巧廓然披露,可以岸巾凭几而尽得之。”
[拼音] shén gōng yì jiàng
[释义] 形容建筑、绘画等构思精妙,非人力所能为。
[出处] 赵朴初《平等院》诗:“岂只是象教庄严继盛唐?更别有神工意匠。”
[拼音] guǐ gōng shén lì
[释义] 形容技艺精巧超群,非人力所及
[出处] 元·郝经《赵州石桥》诗:“鬼工神力古未有,地维欲绝不钩连。”
[拼音] guǐ gōng léi fǔ
[释义] 同“鬼斧神工”。
[出处] 明·宋濂《滩哥石砚歌》:“鬼工雷斧琢削古,天光电影生新容。”
[拼音] wén zhāng zōng gōng
[释义] 为人所宗的文章高手。
[出处] 《颜氏家藏尺牍·曾处士灿》:“以先生为文章宗工,景仰已非一日。”
[拼音] qióng ér hòu gōng
[释义] 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
[出处] 宋 欧阳修《序》:“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拼音] pīn dé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释义] 铁杵:铁棒槌。只要肯花大功夫,即使铁棒槌也能磨成绣花针。比喻只要肯花力气,事情一定能成功
[出处] 元·虞韶《日记故事》:“道逢一老妪,磨铁杵。白问:‘将欲何用?’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还卒业。”
[拼音] gōng chóu shàn bìng
[释义] 指很容易发愁得病
[出处] 柳亚子《序》:“君工愁善病,顾健饮啖。”
[拼音] néng bù liǎng gōng
[释义] 工:精通。即使有才能,也不能精通两种技术
[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首时》:“天下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拼音] qióng gōng jí biàn
[释义] 穷:极。形容十分精巧而变化多端
[出处] 明·无名氏《袁宗道传》:“时复拈笔为制举义,穷工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