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iān bēng dì jiě
[释义] 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
[出处] 清·黄宗羲《留别海昌同学序》:“天崩地解,落然无与我事。”
[拼音] wǔ nèi jù bēng
[释义] 伤心得连内脏都破碎了。形容极度哀痛。
[出处] 清·黄宗羲《书钱美恭寻亲事》:“美闻此言,五内崩裂。”
[拼音] shān bēng chuān jié
[释义] 亦作“山崩水竭”。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
[拼音] shān bēng hǎi xiào
[释义] 山岳崩塌,海水奔腾咆哮。
[出处] 宋·周密《癸辛宋识前集·炮祸》:“诸炮并发,大声如山崩海啸,倾城骇恐,以为急兵至矣。”
[拼音] shān bēng shuǐ jié
[释义] 见“山崩川竭”。
[出处]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蜀郡本汉所兴,今所起之地山崩水竭,殆必亡矣。”
[拼音] hǎi fèi shān bēng
[释义] 海水沸腾,山石崩塌。比喻变化巨大。亦作“海沸山摇”。
[出处] 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二折:“我呵喝一喝骨碌碌的海沸山崩,瞅一瞅赤力力的天摧地塌。”
[拼音] ruò bēng jué jiǎo
[释义] ①像野兽折了头角一样。比喻危惧不安的样子。②叩头的声响像山崩一样。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出处] 《书 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孔传:“言民畏纣之虐,危惧不安,若崩摧其角,无所容头。”
[拼音] tǔ bēng yú làn
[释义] 土崩溃,鱼腐烂。比喻溃败不可收拾。
[出处] 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若乃距阳平,据石门,摅八陈之列,骋奔牛之权,焉有土崩鱼烂哉。”
[拼音] kè gǔ bēng xīn
[释义] 谓仇恨极深。
[出处] 《北史·隋越王侗传》:“朕所以刻骨崩心,饮胆尝血,瞻天视地,无处自容。”
[拼音] cuī dòng bēng shé
[释义] 比喻大局崩溃。
[出处] 清 梁启超《论不变法之害》:“今有巨厦,更历千岁,瓦墁毁坏,榱栋崩折,非不枵然大也,风雨猝集,则倾圮必矣。”
[拼音] cóng è shì bēng
[释义] 学坏象高山崩塌一样迅速。比喻学坏很容易。
[出处] 《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是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