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ī shān rì pò
[释义] 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出处] 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堪叹的是西山日迫桑榆暮,喜的是高堂月旦芝兰聚。”
[拼音] nán shān kě yí,pàn bù kě yáo
[释义] 南山:终南山;判:裁决;摇:动摇。终南山可以移动,但已定下的案子决不能更改
[出处] 《旧唐书·李元纮传》:“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
[拼音] pī fā rù shān
[释义] 谓离开俗世而隐居。
[出处] 明·王世贞《纲鉴会纂·后汉纪》:“汝欲取蜀,吾当披发入山,不失信天下也。”
[拼音] zhàn shān wéi wáng
[释义] 占:占据,霸占;王:统治者。占据山头,自称为王。比喻独霸一方,称王称霸
[出处]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69回:“第二件是我也不占山为王,不过是与你比并武艺,也就算完了。”
[拼音] pī fà rù shān
[释义] 被:通“披”;被发:披散头发。指归隐山林
[出处] 晋·袁晔《献帝春秋》:“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
[拼音] qián shān yǐn shì
[释义] 潜:深藏。在山林中潜迹,在市井中隐身
[出处] 唐·杜牧《送薛处士序》:“处士之名,何哉?潜山隐市,皆处士也。”
[拼音] qióng shān pì rǎng
[释义] 比喻荒远偏僻贫穷之地。亦作“穷乡僻壤”、“穷村僻壤”、“穷陬僻壤”。
[出处] 宋·朱熹《条奏经界状·贴黄》:“故州城县郭所在之乡,其产不甚重,与穷山僻壤至有相倍蓗者,此逐乡产钱租额,所以本来已有轻重之所由也。”
[拼音] qì tūn hé shān
[释义] 吞:吞掉。气势可以吞没高山和大河。形容气势、气魄很大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1章:“称颂他如何在战场上横刀跃马,气吞河山,大旗指处,悍贼披靡。”
[拼音] zuò shí shān kōng
[释义] 同“坐吃山空”。
[出处] 明·王玉峰《焚香记·离间》:“常言道,坐食山空,宁出一斗,莫进一口。自从你来了,弄得我火尽油干。”
[拼音] shān bēng hǎi xiào
[释义] 山岳崩塌,海水奔腾咆哮。
[出处] 宋·周密《癸辛宋识前集·炮祸》:“诸炮并发,大声如山崩海啸,倾城骇恐,以为急兵至矣。”
[拼音] zuì yù tuí shān
[释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宋·秦观《满庭芳》词:“相如,方病酒,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便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拼音] shān yīn chéng xīng
[释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阴,夜大雪……忽忆戴安道(戴逵),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后因以“山阴乘兴”指访友。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阴,夜大雪……忽忆戴安道(戴逵),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拼音] shān bēng chuān jié
[释义] 亦作“山崩水竭”。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
[拼音] shān cháng shuǐ kuò
[释义] 见“山长水远”。
[出处] 宋·晏殊《蝶恋花》词:“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拼音] tài shān zhī ān
[释义] 安:安稳。像泰山那样稳固。形容稳固安定
[出处]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
[拼音] shān gōng dǎo zǎi
[释义] 谓醉酒后躺倒在车上。形容烂醉不醒。
[出处] 唐·白居易《酬裴相公题兴化小池见招长句》诗:“山公倒载无妨学,范蠡扁舟末要追。”
[拼音] xī shān è fū
[释义] 指不食周粟的伯夷与叔齐
[出处] 《梁书·刘显传》:“之遴尝闻夷、叔、柳惠,不逢仲尼一言,则西山饿夫、东土黜士,名启施于后世。”
[拼音] ēn zhòng tài shān
[释义] 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出处] 宋·刘攽《彭城集·次韵孙少述二首》:“君思重泰山,未有毫发酬。”
[拼音] kūn shān zhī yù
[释义] 昆山:昆仑山。昆仑山的美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出处] 秦·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拼音] shān bāo hǎi róng
[释义] 比喻器量宏大,胸襟开阔。
[出处] 宋·释惠洪《韩廉使奉御赞》:“究其心胸,山包海容,表里不隔,八窗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