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ī cǎo tún liáng
[释义] 储存粮食和草料。
[出处] 元 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如今且收兵回营,操军炼士,积草屯粮。”
[拼音] tún liáng jī cǎo
[释义] 储存粮食和草料。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此去有山,名天荡山,山中乃曹操屯粮积草之地。”
[拼音] tún jī jū qí
[释义] 谓把奇货储存起来,待机高价出售。
[出处] 邓子恢《闽西暴动与红十二军》:“通过重租、高利贷、苛捐杂税、屯积居奇,贱买贵卖和充斥市场的洋货,吸吮着闽西人民的鲜血。”
[拼音] fēng tún yǐ jù
[释义] 形容成群的人聚集在一处。
[出处] 《宋书 索虏传》:“首尾逼畏,蜂屯蚁聚,假息旦夕,岂复能超蹈长河,以当堂堂之阵哉。”
[拼音] tún jiē sāi xiàng
[释义] 形容人多拥挤。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武松在轿上看时,只见亚肩迭背,闹闹穰穰,屯街塞巷,都来看迎大虫。”
[拼音] fēng tún yǐ zá
[释义]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出处] 唐 韩愈《送郑尚书序》:“撞搪呼号以相和应;蜂屯蚁杂,不可爬梳。”
[拼音] fēng yōng yǐ tún
[释义]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出处] 清 昭梿《啸亭杂录 缅甸归诚本末》:“帆樯衔接,倏然蜂拥蚁屯者数千人。”
[拼音] fēng tún wū hé
[释义]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出处] 宋 王禹偁《贺圣驾还京表》:“蕞尔林胡,无名内侮,蜂屯乌合,鼠窃狗偷;必想边民夺挺以殴攘,亭长持绳而絷缚。”
[拼音] fēng tún yǐ fù
[释义]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出处] 宋 李纲《上道君太上皇帝札子》:“犬戎之众,蜂屯蚁附,渡壕临城,梯长如云,箭落如雨。”
[拼音] tún máo bù biàn
[释义] 《汉书·沟洫志》“河复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唐颜师古注:“而隋室分析州县,误以为毛氏河,乃置毛州,失之甚矣。”后因以“屯毛不辨”喻不能分辨相近或相似的事物。
[出处] 《汉书·沟洫志》“河复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唐颜师古注:“而隋室分析州县,误以为毛氏河,乃置毛州,失之甚矣。”
[拼音] tún juě fǒu sāi
[释义] 颠连困厄。
[出处] 宋·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 :“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顯之。則世之魁閎豪傑不世出之士,其誰不願進於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