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54个与“”相关的成语:
  • 戴霜

    [拼音] dài shuāng lǚ bīng
    [释义] 形容不怕严寒,奔波于外。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勖学》:“于是莫不蒙尘触雨,戴霜履冰,怀黄握白,提清絜肥,以赴邪径之近易,规朝种而暮获矣!”
  • 行不

    [拼音] xíng bù lǚ wēi
    [释义] 不走有危险的地方。
    [出处] 《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万乘之主行不履危。”
  • 登锋

    [拼音] dēng fēng lǚ rèn
    [释义] 踩踏刀剑的锋刃。比喻冲锋陷阵在最前头。
    [出处] 《后汉书 袁绍传》:“又臣所上将校,率皆清英宿德,令名显达,登锋履刃,死者过半。”
  • 曝骨

    [拼音] pù gǔ lǚ cháng
    [释义] 暴露尸骨,踩踏肠子。极言所酿战祸之惨烈。
    [出处] 《隋书·李德林传》:“佐斗嫁祸,纷若猬毛,曝骨履肠,间不容砺。”
  • 鸣玉曳

    [拼音] míng yù yè lǚ
    [释义] 佩玉饰曳丝履。谓获高官厚禄。
    [出处] 《新唐书·马周传》:“今超授高爵,与外廷朝会,驺竖倡子,鸣玉曳履,臣窃耻之。”
  • 含霜

    [拼音] hán shuāng lǚ xuě
    [释义] 比喻品行高洁。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汉过》:“含霜履雪,义不苟合;据道推方,嶷然不群。”
  • 盈蹈满

    [拼音] lǚ yíng dǎo mǎn
    [释义] 谓荣显至极。
    [出处] 《明史·邵经邦传》:“如徒加以非分之任,使之履盈蹈满,犯天人之怒,亦非璁等福也。”
  • 汤蹈火

    [拼音] lǚ tāng dǎo huǒ
    [释义] 身入汤火。喻处苦难之境。
    [出处] 《旧五代史·晋书·重俊传》:“复御家不法,其奴仆若履汤蹈火,忤其意者,或鞭之,或刃之。”
  • 仁蹈义

    [拼音] lǚ rén dǎo yì
    [释义] 履、蹈:执行。指履行仁义之道。
    [出处] 三国·魏·应璩《荐和虑则笺》:“质性纯粹,体度贞正,履仁蹈义,动循轨礼。”
  • 据义

    [拼音] jù yì lǚ fāng
    [释义] 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出处] 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也。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
  • 分香

    [拼音] mài lǚ fēn xiāng
    [释义] 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出处] 汉·曹操《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
  • 决踵

    [拼音] nà lǚ jué zhǒng
    [释义] 纳:穿;履:鞋;决:破裂;踵:脚后跟。穿鞋而后跟即破。比喻穷困、窘迫。
    [出处] 明 程登吉《幼学琼林 贫富》:“曾子捉襟见肘,纳履决踵,贫不胜言。”
  • 纵横

    [拼音] zhàng lǚ zòng héng
    [释义] 形容游人来往不绝。
  • 郑人实

    [拼音] zhèng rén shí lǚ
    [释义] 郑人:春秋时期郑国人。履:鞋。郑国人买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