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ài wū jí wū
[释义] 乌;乌鸦。喜爱那所房屋;连房屋上的乌鸦也一并喜爱。比喻由于喜爱某人也连带地喜爱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出处] 《尚书大传 大战》:“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孔丛子 连丛子下》:“若夫顾其遗嗣,得与群臣同受厫福,此乃陛下爱屋及乌,惠下之道。”
[拼音] gāo wū jiàn líng
[释义]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拼音] dié chuáng jià wū
[释义] 床上叠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斅,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拼音] jīn wū cáng jiāo
[释义] 金屋:富丽华贵的房屋;娇: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后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也特指纳妾。
[出处] 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23回:“当时佘老五恋着雁翎,周庸祐也恋着雁翎,各有金屋藏娇之意。”
[拼音] yàn què chǔ wū
[释义] 见“燕雀处堂”。
[出处] 《孔丛子·论势》:“燕雀处屋,子母安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之将及也。”
[拼音] bù kuì wū lòu
[释义]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出处] 《诗经 大雅 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毛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拼音] wū wū tuī ài
[释义] 犹言爱屋及乌。
[出处] 明·许自昌《水浒记·渔色》:“蒙尊嫂留小生进里面来坐,这个都是看宋公明的分上,屋乌推爱,一时相缱绻。”
[拼音] tǔ jiē máo wū
[释义] 泥土的台阶,茅草的房屋。比喻住房简陋。
[出处] 《周书 武帝纪下》:“上栋下宇,土阶茅屋。”
[拼音] wū xià gài wū
[释义] 比喻重复他人所为而无创新
[出处]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9卷:“经意自明,苦人不知耳。屋下盖屋,床上安床,滋惑矣。”
[拼音] bù qī wū lòu
[释义] 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出处] 《好逑传》第八回:“台兄乃不欺屋漏之君子,不胜愧悔。”
[拼音] jiàn líng gāo wū
[释义] 同“高屋建瓴”。
[出处] 南朝·梁·简文帝《弹棋谱序》:“观兵棋之式道,上异则博艺穹天,赴下则建瓴高屋。”
[拼音] wū xià jià wū
[释义] 比喻机构或文章结构重叠。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
[拼音] yǎng wū xīng tàn
[释义] 仰望屋顶长叹。指毫无办法,一筹莫展
[拼音] hǎi wū tiān chóu
[释义] 海屋:寓言中堆存记录沧桑变化筹码的房间;筹:筹码。旧时用于祝人长寿。
[出处] 宋 苏轼《东坡志林》卷二:“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满十间屋。”
[拼音] pòwūgēngzāoliányèyǔ,lòuchuányòuzāodǎtóufēng
[释义] 打头风:逆风。比喻祸不单行,接连遭受意外打击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祸从天降,灾向地上。恰似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
[拼音] dié chuáng jià wū
[释义]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複,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拼音] chóng chuáng dié wū
[释义] 比喻重复繁多。
[出处] 周恩来《“七七”四年》:“战时的政治机关,贵简单而不贵复杂,机关应集中而不应重床叠屋。”
[拼音] péng wū shēng huī
[释义] 蓬屋:简陋的房屋。使陋室增添光辉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6回:“家父斋僧二十余年,更不曾遇着好人,今幸圆满,四位下降,诚然是蓬屋生辉。”
[拼音] bái wū zhī shì
[释义] 指贫寒的士人。
[出处] 汉 王充《论衡 语增》:“周公执贽下白屋之士。”
[拼音] àn shì wū lòu
[释义] 暗室:指没有光亮或隐秘的地方;屋漏:古代室内摆放小帐的地方。指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隐私之处
[出处] 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第四卷:“虽亏雅道,亦使暗室屋漏之下有所警,是亦小道之可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