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wàng zì zūn dà
[释义] 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妄:过分地;尊:高贵。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拼音] yǎng zūn chǔ yōu
[释义] 养:指生活;尊:尊贵;处:居于;处于;优:优裕。处于尊贵的地位;过着优裕的生活。
[出处] 宋 苏洵《上韩枢密书》:“天子者,养尊而处优,树恩而收名,与天下为喜乐者也。”
[拼音] wéi wǒ dú zūn
[释义] 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极端自高自大。尊:高贵。
[出处] 宋 释惟白《五灯会元 七佛 释迦牟尼佛》:“天上天下,唯吾独尊。”
[拼音] wéi wǒ dú zūn
[释义] 《续传灯录·宗元庵主》:“一日举:世尊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惟我独尊。’”本为推崇佛陀之辞,后用以形容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
[出处] 《续传灯录·宗元庵主》:“一日举:世尊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拼音] nán zūn nǚ bēi
[释义] 尊:尊贵;卑:卑下。男的尊贵;女的卑下。旧社会以男子为中心;认为男子地位高贵;妇女地位低下。一种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出处]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六本》:“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人以男为贵。”
[拼音] mù wú zūn zhǎng
[释义] 不把尊长放在眼里。形容狂妄无礼
[出处] 巴金《家》:“她不满意觉慧的目无尊长的态度,更不满意觉民的反抗家长、实行逃婚的手段。”
[拼音] zūn xián shǐ néng
[释义] 尊重有贤德的人,任用有才能的人。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拼音] dé gāo wàng zūn
[释义] 道德高,声望高
[出处]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先达德高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拼音] jiàng zūn yū guì
[释义] 纡:弯曲、屈抑。降抑尊贵的地位;谦以自处。
[出处] 清 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乃实由纡尊降贵,自放弃其贵族之特权,以结欢于处士。”
[拼音] miǎn kāi zūn kǒu
[释义] 不必开口说什么。多表示要求不会得到同意。
[出处] 田汉《关汉卿》第五场:“谁跟你开玩笑!这事让朱四姐出面,你就免开尊口!”
[拼音] shī dào zūn yán
[释义]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出处] 《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拼音] zūn shī zhòng dào
[释义] 尊:尊敬;重:重视;道:道理。尊敬师长;重视应该遵循的道理。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敬道。”
[拼音] jiǔ wǔ zhī zūn
[释义] 九五:指帝位。旧指帝王的尊位。
[出处] 《周易 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拼音] jìng lǎo zūn xián
[释义] 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出处] 西汉 刘向《说苑 修文》:“入其境,土地辟除,敬老尊贤,则有庆,益其地。”
[拼音] zūn xìng dà míng
[释义] “姓名”的尊称。
[出处]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二回:“但不知令舅尊姓大名,目今为梁朝什么官职?”
[拼音] shí cái zūn xián
[释义] 能识别并尊重有才能的人。
[出处] 明·李贽《焚书·复麻城人书》:“以此见真正高阳酒徒之能人下士,识才尊贤又如此。”
[拼音] zūn shī guì dào
[释义] 亦作“尊师重道”。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列传上》:“帝谓孔僖曰:‘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对曰:‘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今陛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德;至于光荣,非非所敢承。”
[拼音] wéi wú dú zūn
[释义] 见“唯我独尊”。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天上天下,唯吾独尊。”
[拼音] yū zūn jiàng guì
[释义] 纡:屈抑。指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俯就。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得这等一位晃动乾坤的大上司纡尊降贵合他作亲家,岂有不愿之理。”
[拼音] quán zūn shì zhòng
[释义] 尊:地位或辈分高。权位高,势力大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40卷:“自己代为首相,权尊势重,朝野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