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fù jiā jù shì
[释义] 指广有财产的大户人家。
[出处] 清 龙启瑞《〈粤西团练辑略〉序》:“富家巨室捐资以助饷者,丁壮冒白刃涂原野者,绅士之督率奔走者,或转战破贼经岁不家食者:用民之力,亦几于尽。”
[拼音] yuàn jiā zhài zhǔ
[释义] 佛教语,指与我有冤仇的人。
[出处] 唐 孔思义《造像题记》:“业道受苦及怨家债主,悉愿布施欢喜,速得神生净土。”
[拼音] qióng jiā bó yè
[释义] 指家底薄,没什么积蓄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1章:“再说,咱这穷家薄业,就爸爸一个人拉扯着你们,没个帮手不行啊!”
[拼音] pò jiā bài chǎn
[释义] 犹言倾家荡产。
[出处] 宋·秦观《清和先生传》:“坐与先生为党而被罪者不可胜数,其相欢而奉先生者,或至于破家败产而不悔。”
[拼音] pò jiā dàng yè
[释义] 见“破家荡产”。
[出处] 《元典章·刑部·禁诱略》:“必须督责补买,及供给一切诸物。因而逼临,破家荡业,无可展免。”
[拼音] pò jiā jié chǎn
[释义] 见“破家败产”。
[出处]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三:“后唐明宗尝入仓观受纳……曰:‘仓禀宿藏,动经数岁,若取之如此,后岂免销折乎?’吏因诉曰:‘自来主藏者所以至破家竭产以偿欠,正为是。’”
[拼音] bǎo jiā wèi guó
[释义] 保卫家乡和祖国。
[出处] 冰心《跟小朋友谈访埃观感》:“在保家卫国的强烈感情里,我们两国人民是血肉相连的!”
[拼音] qióng jiā fù lù
[释义] 指居家应节俭,出门则要多带盘缠,免遭困窘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3回:“再者银子虽多,贤弟只管拿去。俗语说得好:‘穷家富路。’”
[拼音] chéng jiā lì jì
[释义] 犹言成家立业。
[出处] 元·刘致《红绣鞋·劝收心》套曲:“不指望成家立计,则寻思卖笑求食。”
[拼音] chì shǒu qǐ jiā
[释义] 赤手:空手;起家:创立家业。形容在无基础和条件很差下创出一番事业
[出处] 宋·文天祥《邹仲翔墓志铭》:“君虽亦赤手起家,而好施出其性。”
[拼音] dàng chǎn qīng jiā
[释义] 指丧失全部家产。
[出处] 明 杨珽《龙膏记 脱难》:“尽他万千挜靶,乱国家使些奸诈,少不了荡产倾家,能几日状孤做大。”
[拼音] fú jiā fàn zhái
[释义] 泛:漂浮;宅:住所。形容以船为家,在水上生活,漂泊不定。
[出处] 《新唐书 隐逸传 张志和》:“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
[拼音] qīng jiā bài chǎn
[释义] 见“倾家荡产”。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为这点小事弄的人家倾家败产,也不算什么能为!”
[拼音] qīng jiā jié chǎn
[释义] 用尽全部家产。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董和传》:“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
[拼音] jiā zéi nán fáng
[释义] 家贼:家庭内部的小偷。家庭内部的小偷难以防备。形容内部的奸贼、隐患等难以察觉。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同安志祥师法嗣》:“问:‘家贼难防时如何?’师曰:‘识得不为冤。’”
[拼音] jiā cháng lǐ duǎn
[释义] 犹“家长里短”。
[出处] 老舍《全家福》第三幕:“今天是星期天,咱们就作为是坐在茶馆,谈谈家常里短,请把事情告诉我吧!”
[拼音] jiā chéng yè jiù
[释义] 谓有了家产。
[出处] 《红楼梦》第十九回:“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元气。”
[拼音] jiā chuán hù sòng
[释义] 家家户户传习诵读。
[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词曲·填词名手》:“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拼音] jiā fǎn zhái luàn
[释义] 见“家烦宅乱”。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月娘道:‘他见你家反宅乱要去,你管他腿事?’”
[拼音] jiā yù hù xí
[释义] 家家通晓,户户熟悉。
[出处]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余以《琵琶》虽极天工人巧,终是传奇一家语。当今家喻户习,故易于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