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óng shì cāo gē
[释义]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玄传》:“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拼音] yǐn láng rù shì
[释义] 引:招引;把狼引到室内。比喻自己把坏人或敌人招引进来。
[出处] 元 张国宝《罗李郎》:“我不是引的狼来屋里窝,寻得蛐蜒钻耳朵。”
[拼音] shí shì jiǔ kōng
[释义] 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拼音] dēng táng rù shì
[释义] 堂:古代宫室的前厅;室:古代宫里的后屋。登上厅堂;再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也作“升堂入室”。
[出处] 宋 吴坰《五总志》:“如徐师川、余荀龙、洪玉父昆弟、欧阳元老,皆黄门登堂入室者,实自足以名家。”
[拼音] bù qī àn shì
[释义] 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出处] 《汉魏南北朝墓志铭集释 隋王世琛墓志》:“信行所履,不欺暗室。”
[拼音] rù shǐ cāo gē
[释义] 操:拿;戈:古代象矛的武器。到他的屋里去,拿起他的武器攻击他。比喻引用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玄传》:“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
[拼音] àn shì bù qī
[释义] 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出处] 《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 隋王荣暨妻刘氏墓志》:“暗室不欺,托生安养。”
[拼音] àn shì qī xīn
[释义] 在黑暗的屋子里昧着良心做坏事。指偷偷地做坏事。
[出处] 宋 陈元靓《事林广记 第九卷 警世格言》:“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欺心,神目如电。”
[拼音] kōng shì qīng yě
[释义] 在对敌斗争时,把家里的东西和田里的农产品藏起来,使敌人到来后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利用不上。
[出处]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
[拼音] zhī lán zhī shì
[释义] 比喻良好的环境。
[出处] 汉·戴德《大戴礼》:“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拼音] wú jiā wú shì
[释义] 谓孤身一人,无妻小。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只是他无家无室,终是我母子担误了他。”
[拼音] àn shì féng dēng
[释义] 比喻在危难或困惑中,忽然遇人援救或指点引导。
[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回:“天幸遇著相公,如暗室逢灯,绝渡逢舟,从此读书作文,俱可望有门径矣!”
[拼音] yí shì yí jiā
[释义] 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出处] 《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拼音] àn shì kuī xīn
[释义] 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
[出处] 元 张养浩《折桂令》曲:“暗室亏心,纵然致富,天意何如?”
[拼音] máo shì tǔ jiē
[释义] 茅草盖的屋,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生活俭朴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扶风掾李育,经明行著,教授百人,客居杜陵,茅室土阶。”
[拼音] qióng xiàng lòu shì
[释义] 穷巷:偏僻的里巷;陋室:狭小的房屋。指僻陋狭小的住处。
[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虽隐居穷巷陋室,无置锥之地,而庄公不能与争名矣。”
[拼音] máo shì péng hù
[释义] 蓬:草名,也叫“飞蓬”。用茅草盖成的房子。形容居处极其简陋。
[出处] 《宋书·孔淳传》:“茅室蓬户,庭草芜径,唯床上有数卷书。”
[拼音] fù jiā dà shì
[释义] 亦作“富家巨室”。指广有财产的大户人家。
[出处] 宋·何薳《春渚纪闻·二富室疏财》:“所谓富家大室者,所积之厚,其势可以比封君,而钱足以使鬼神。”
[拼音] fù shì dà jiā
[释义] 泛称广有资财的大户人家。
[出处] 《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十年》:“访闻近来所在和籴,未得朝廷抛数,预行多敷;富室大家,临期率以赂免,而中产、下户反被均敷之害,以致散钱则吏胥减克,纳米则斗面取赢,专计诛求,费用尤夥。”
[拼音] fù jiā jù shì
[释义] 指广有财产的大户人家。
[出处] 清 龙启瑞《〈粤西团练辑略〉序》:“富家巨室捐资以助饷者,丁壮冒白刃涂原野者,绅士之督率奔走者,或转战破贼经岁不家食者:用民之力,亦几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