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ěn shí duó shì
[释义] 度:审。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刘欲华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
[拼音] shěn shèn cóng shì
[释义] 说话办事周密而谨慎
[出处]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需要审慎从事。”
[拼音] shěn shèn xíng shì
[释义] 说话办事周密而谨慎的
[拼音] kuí qíng shěn shì
[释义] 估量情况审察形势。
[出处] 清·陈炽《叙》:“我恶西人,我思古道,礼失求野,择善而从,以渐复虞、夏、商、周之盛轨,揆情审势,旦暮之间耳。”
[拼音] shěn jǐ dù rén
[释义] 审:审查。度:估量。先审查自己,再估量别人。
[出处]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孟君子审己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拼音] shěn jǐ dù shì
[释义] 省察事机,揣度形势。
[出处] 明·张居正《陈六事疏》:“审几度势更化宜民者,救时之急务也。”
[拼音] míng fǎ shěn lìng
[释义] 审:谨慎。申明法令,使人人遵守,谨慎发布命令,避免出现差错。
[出处] 《尉缭子·战威》:“明法审令,不卜筮而事吉;贵功养劳,不祷祠而得福。”
[拼音] shěn qǔ miàn xīn
[释义] 亦作“审曲面势”。原指工匠做器物时审度材料的曲直。后指区别情况,适当安排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