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ān cháng lǚ shùn
[释义] 习惯于正常生活,处于顺利境遇
[出处] 清 方苞《方任二贞妇传》:“凡士之安常履顺而自检其身,与所以施于家者,其事未若二妇人之艰难也,而乃苟于自恕,非所谓失其本心者与?”
[拼音] ān qí suǒ xí
[释义] 安:习惯于。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指习惯对人的制约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安其所习,毁所不见。”
[拼音] ān yú suǒ xí
[释义] 安:习惯于。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指习惯对人的制约
[出处] 明 袁宏道《叙梅子马王程稿》:“人情安于所习,故虽至美,亦以至恶掩也。”
[拼音] gè ān běn yè
[释义] 各:各个。各自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过自己的生活
[出处]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35回:“凡尔村乡市镇,不用惊惶,士农工商,各安本业。”
[拼音] xīn ān shén dìng
[释义] 心神都很安定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紫鹃自那日也着实后悔,如今日夜辛苦,并没有怨意。袭人等皆心安神定。”
[拼音] lè dào ān mìng
[释义]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出处] 南朝·宋·鲍照《园葵赋》:“荡然任心,乐道安命。”
[拼音] lè tiān ān mìng
[释义] 见“乐天知命”
[出处] 巴金《春》:“连她这个乐天安命的年轻姑娘现在也说出这样的话来,这倒是觉新料想不到的。”
[拼音] chū bǎng ān mín
[释义] 榜:官府告示。张贴告示,安抚百姓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收军进高唐州城内,先传下将令,休得伤害百姓。一面出榜安民,秋毫无犯。”
[拼音] ān ān hé shì
[释义] 刚刚适合,恰好相合
[拼音] ān shì rú cháng
[释义] 平安舒适像正常情况一样
[出处] 叶圣陶《线下 孤独》:“待交了春,天气渐见和暖,就安适如常了。”
[拼音] ān pín lè jiàn
[释义] 安于贫贱,并以此为乐。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蔡邕传》:“夫子生清穆之世,禀醇和之灵,覃思典籍,韫椟六经,安贫乐贱,与世无营。”
[拼音] ān chē pú lún
[释义] 让被征请者坐在安车上,并用蒲叶包着车轮,以便行驶时车身更为安稳。表示皇帝对贤能者的优待。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武帝纪》:“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壁,征鲁申公。”
[拼音] ān méi dài yǎn
[释义]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
[拼音] ān shēn wéi lè
[释义] 身子安定就是快乐。
[出处] 《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安身为乐,无忧为福。”
[拼音] ān shì lì chù
[释义] 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徐无鬼》:“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
[拼音] ān wēi xiāng yì,huò fú xiāng shēng
[释义] 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相转化,灾祸与幸福互为因果
[出处]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拼音] cháng ān shào nián
[释义] 旧指都城里豪奢轻狂的贵家子弟。
[出处] 明 宋濂《序》:“燕姬越女,巧自衒鬻于春风之前,冀长安少年,为之一顾。”
[拼音] huái ān bài míng
[释义] 怀安:贪图安逸。贪图安逸会败坏自己的名声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怀与安,实败名。”
[拼音] mǎi jìng qiú ān
[释义] 谓息事宁人,以图安逸。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今日天飞大王在此经过,这乡村敛钱备饭,买静求安。”
[拼音] rén bù zì ān
[释义] 人心惶惶,动摇不定。
[出处] 《魏书 慕容盛传》:“于是上下震局,人不自安,虽忠诚亲戚,亦佥怀离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