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uán gū fèng guǎ
[释义] 见“鸾孤凤只”。
[出处] 明·吴廷翰《集贤宾·题情》:“叹鸾孤凤寡,啼痕榅透香罗帕。”
[拼音] fǔ gū xù guǎ
[释义] 恤:救济。指养育孤儿,救助寡妇
[出处] 明·无名氏《鸣凤记·桑林奇遇》:“守经行权,各有其时,抚孤恤寡,存乎一念。”
[拼音] xù gū niàn kǔ
[释义] 恤:体恤,周济。救济孤儿,关怀寡妇
[出处] 宋·吴自牧《梦梁录·恤贫济老》:“数中有好善积德者,多是恤孤念苦,敬老怜贫。”
[拼音] gū xuán fú jì
[释义] 形容孤立而没有依托。
[出处] 清·冯桂芬《公启曾协揆》:“[上海]势居下游,无险可扼。蕞尔区,孤悬浮寄,数十里外皆贼兵。”
[拼音] gū dú guān guǎ
[释义] 泛指无依无靠的人。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拼音] gū qīn dú zhěn
[释义] 单条棉被与单个枕头。指夜间独自一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虽是夜晚间孤衾独枕,不惯寂寞,奈一心丢了众人,只念柳湘莲早早回来完了终身大事。”
[拼音] gū xuán kè jì
[释义] 犹言孤悬浮寄。
[出处] 清·曾国藩《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彼学政者,孤悬客寄于一行省之中,守土者皆貎敬而神拒之。”
[拼音] gū wén duàn jù
[释义] 指片断、孤立的文句。
[出处] 鲁迅《〈古小说钩沉〉序》:“《庄子》举宋鈃之言,孤文断句,更不能推见其旨。”
[拼音] guān guǎ gū qióng
[释义] 茕,无兄弟。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同“鳏寡孤独”。
[出处] 唐 陆贽《赐京畿及同华等州百姓种子赈给贫人诏》:“赈赐贫人,先尽鳏寡孤茕目下不济者。”
[拼音] gū jūn bó lǚ
[释义] 旅:军队。指势力孤弱的军队或其他力量
[拼音] tuō gū jì mìng
[释义] 托孤:以遗孤相托;寄命:以重要事情相托。临终前将孤儿及重要事情相委托
[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第七卷:“故逆知其可以托孤寄命,韩魏公之凝立,亦此类也。”
[拼音] dú gēn gū zhǒng
[释义] 比喻独生子
[拼音] niè zǐ gū chén
[释义] 被疏远、孤立的臣子与失宠的庶子。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二○回:“虽然事有前定,无可奈何,但孽子孤臣,义夫节妇,这不得已三字也不是一概委得的。”
[拼音] xīn gū yì qiè
[释义] 谓心虚而胆气不壮。
[出处]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士卒本将,一朝相失,心孤意怯,难以有功。”
[拼音] hàn wǔ tuō gū
[释义] 汉武:汉武帝;孤:遗孤。汉武帝把8岁的儿子托霍光辅佐
[拼音] gū luán zhào jìng
[释义] 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昔罽宾王结罝峻祁之山,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能致也。乃饰以金樊,飨以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言。鸾睹形感契,慨然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后以“孤鸾照镜”比喻无
[出处] 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罽宾王结罝峻祁之山,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能致也。乃饰以金樊,飨以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言。鸾睹形感契,慨然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
[拼音] gū qín lòu sòng
[释义] 孤:孤立;陋:鄙陋。孤立的秦朝,鄙陋的宋朝。指制定了在于企图巩固而结果却削弱了中央政权的错误方针
[出处] 清·王夫之《黄书·宰制》:“行之百年,以意消息,中国可反汉唐之疆,而绝孤秦陋宋孤秦陋宋之丰祸也。”
[拼音] hóng shí gū huái
[释义] 远大的见解,独特的情操
[出处] 清 曾国藩《圣哲画像记》:“班氏闳识孤怀,不逮子长远甚。”
[拼音] gū yàn chū qún
[释义] 出:超出。形容很特殊
[出处] 清·夏世钦《槐轩论诗法》:“盖首句出韵,名为孤雁入群;末句出韵,名为孤雁出群。”
[拼音] gū xué zhuì xù
[释义] 将要失传的学问典籍。
[出处] 清·龚自珍《语录·书戴氏定本〈水经〉》:“是本孔氏继涵刻入《微波榭丛书》中,不为矣孤学坠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