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ū chú fǔ shǔ
[释义] 孤独的鸟雏,腐烂的老鼠。比喻微贱而不值得一说的人或事物。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宪传》:“今贵主尚见枉夺,何况小人哉!国家弃宪如孤雏腐鼠耳。”
[拼音] gū luán guǎ hú
[释义] 孤鸾:无偶的友鸾,比喻死去了配偶的男子;寡鹄:比喻寡妇。指失偶的男女。
[出处] 汉·王褒《洞箫赋》:“孤雌寡鹤,娱优乎其下兮。”
[拼音] gū ào bù qún
[释义] 孤:孤单;傲:高傲。指高傲孤僻,难与人相处。
[出处] 刘斯奋《白门柳·秋露危城》第九章:“偏偏却是天生一副孤傲不群的秉性,社友们都有点怕他,他也懒得管别人。”
[拼音] dān wén gū zhèng
[释义] 仅有的证据。意谓不足凭信。
[出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涑水》:“考服虔之说,又与俗符,贤于杜氏单文孤证矣。”
[拼音] gū chén niè zǐ
[释义] 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无援的远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比喻遭遇艰难困苦的人。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朱熹集注:“孤臣,远臣;孽子,庶子。”
[拼音] gū yún yě hè
[释义] 旧指闲散自在,不求名利的人。
[出处] 唐 刘长卿《送方外上人》诗:“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拼音] gū kǔ líng dīng
[释义] 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语出晋李密《陈情表》:“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出处] 语出晋·李密《陈情表》:“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拼音] gū zǐ guǎ fù
[释义] 指男子死后遗留的孩子和妇女
[出处] 战国·楚·宋玉《高堂赋》:“孤子寡妇,寒心酸鼻。”
[拼音] gū gāo zì xǔ
[释义] 孤:孤僻。指孤僻清高,自命不凡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那宝钗却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深得下人之心。”
[拼音] gū jūn dú zhàn
[释义] 孤:单独。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比喻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在无援的情况下从事某项工作
[出处] 《隋书·虞庆则传》:“由是长儒孤军独战,死者十八九。”
[拼音] duàn yàn gū hóng
[释义] 鸿:鸿雁。离了群的孤独大雁。比喻孤身独处,多指未成婚的男子。
[出处] 明·张凤翼《红拂记·杨公完偶》:“徐生,你一向断雁孤鸿,可曾寻偶否?”
[拼音] gū xíng zhī yǐng
[释义] 孤:单独。形容孤单一人,无亲无友
[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你看碧梧翠竹影凄凉,孤形只影空相向。”
[拼音] dào guǎ chēng gū
[释义] 谓自封为王,称霸一方。
[出处] 明·无名氏《陈仓路》第三折:“都待要分疆土,霸山川,寻战讨,相攻拒,出来的道寡称孤。”
[拼音] qián lǘ jì gū
[释义]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同“黔驴之技”。
[出处] 明·孙仁孺《东郭记·妾妇之道》:“腐鼠堪惊,黔驴技孤。”
[拼音] luán gū fèng zhī
[释义] 比喻夫妻离散。也比喻人失偶孤居。
[出处] 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吕温侯鸾孤凤只,烦恼杀情分两处旧娇妻。”
[拼音] lián gū xī guǎ
[释义] 怜:哀怜,同情;惜:怜惜。怜悯同情孤苦无依的孤儿寡妇
[出处] 明·徐元《八义记·赵宣训子》:“怜孤惜寡念贫穷,今日收留我运通。”
[拼音] gū xíng diào yǐng
[释义] 谓孤单一人。
[出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权翰林身居客邸,孤形吊影;想着‘牛女银河’之事,好生无聊。”
[拼音] gū cí guǎ hè
[释义] 丧失配偶的禽鸟。后亦用以比喻失偶之人。
[出处] 汉·王褒《洞箫赋》:“孤雌寡鹤,娱优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颠。”
[拼音] gū xuán kè jì
[释义] 犹言孤悬浮寄。
[出处] 清·曾国藩《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彼学政者,孤悬客寄于一行省之中,守土者皆貎敬而神拒之。”
[拼音] gū qīn dú zhěn
[释义] 单条棉被与单个枕头。指夜间独自一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虽是夜晚间孤衾独枕,不惯寂寞,奈一心丢了众人,只念柳湘莲早早回来完了终身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