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fù wéi zǐ yǐn
[释义] 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
[出处] 《论语·子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拼音] guǎn chéng zǐ
[释义] 毛笔的别名
[出处] 唐·韩愈《毛颖传》:“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
[拼音] gū zǐ guǎ fù
[释义] 指男子死后遗留的孩子和妇女
[出处] 战国·楚·宋玉《高堂赋》:“孤子寡妇,寒心酸鼻。”
[拼音] guì yóu zǐ dì
[释义] 贵游:无官职的贵族。贵族或达官贵人的子弟
[出处] 《周礼·地官·师氏》:“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
[拼音] gāo yáng gōng zǐ
[释义] 高阳:地名,在今河南杞县。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出处]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高阳公子休闲过,不比寻常卖酒家。”
[拼音] huà dí jiào zǐ
[释义] 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出处] 《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
[拼音] hè zǐ méi qī
[释义] 指宋隐士林逋以鹤为子、以梅为妻事。清董以宁《河满子·同程村闲话》词:“若比孤山林处士,但非鹤子梅妻。”亦喻指妻子儿女。
[出处] 清·董以宁《河满子·同程村闲话》词:“若比孤山林处士,但非鹤子梅妻。”
[拼音] yī bí zǐ huī
[释义]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出处] 《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拼音] jūn zǐ hǎo qiú
[释义] 逑:通“仇”,配偶。原指君子的佳偶。现指男子追求佳偶
[出处] 《诗经 周南 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拼音] kǎi tì jūn zǐ
[释义] 恺悌:平易近人。和乐平易而厚道的人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二年》:“恺悌君子,神所劳矣。”
[拼音] láo shí zǐ
[释义] 指讨厌的东西或一般的事物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什么罕物!人的高下不识,还说灵不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
[拼音] yìn bà zǐ
[释义] 官印的把子。代指官印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9回:“我也说继之丢了一个印把子,得了个儿子,只好算秤钩儿打钉——扯直罢了。”
[拼音] yǐn jūn zǐ
[释义] 隐居逃避尘世的人,借指吸毒成瘾或吸烟成瘾的人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隐君子也。”
[拼音] niǎn (niē
[释义] 形容克制忍耐,受了气也不敢发作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朝奉带了舵公到汤少爷船上磕头,谢了说情的恩,捻着鼻子回船去了。”
[拼音] píng xū gōng zǐ
[释义] 凭:依托。比喻假设的人或事。
[出处] 汉·张衡《西京赋》:“有凭虚公子者,心奓体忲。”
[拼音] pěng xīn xī zǐ
[释义] 西子: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西子因心痛而捧心皱眉,仍然显得很漂亮。形容美女娇弱之态。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西子病心而膑其里,其里之丑见之而美之。”
[拼音] qì zǐ zhú qī
[释义] 弃:抛弃;逐:驱赶。抛弃子女赶走妻子。形容百姓生活困苦,妻离子散
[出处] 唐·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上恩虽宏,下困犹甚,至闻有弃子逐妻以求口食。”
[拼音] rén zhōng shī zǐ
[释义] 像狮子是兽中之王那样。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出处] 《释氏要览》:“天竺大乘沙门佛陀斯那天才特拔,诸国独步,内外综博,无籍不练,世人咸曰人中狮子。”
[拼音] shù zǐ chéng míng
[释义] 指无能者侥幸得以成名。
[出处] 《晋书 阮籍传》:“(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拼音] sī shū dì zǐ
[释义] 私:私下;淑:善。对自己所敬仰而不能从学的前辈的自称。
[出处] 《孟子·离娄下》:“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