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ī lí zǐ sàn
[释义] 妻子离异;子女流散。表示一家人被迫离散。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拼音] xián qī liáng mǔ
[释义] 既是丈夫的贤慧的妻子;又是孩子的善良的母亲。旧时用以称赞女子贤淑。
[出处] 朱自清《房东太太》:“道地的贤妻良母,她是;这里可以看见中国那老味儿。”
[拼音] fēng qī yìn zǐ
[释义] 封:帝王把官爵或称号赐给臣下;荫: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封建时代功臣的妻子得到封号;子孙世袭官职和特权。现在也指因一人的权势地位而使老婆孩子都得好处的现象。
[出处] 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便是他封妻荫子,也讲不得《毛诗》,念不得《孟子》。”
[拼音] fū qī fǎn mù
[释义] 反目:翻眼相看,不和睦。指夫妻不和、吵架。
[出处] 《周易·小畜》:“舆说辐,夫妻反目。”
[拼音] sān qī sì qiè
[释义] 妻妾众多的意思。
[出处] 清 李渔《风筝误 逼婚》:“你做状元的人,三妻四妾,任凭再娶。”
[拼音] jié fà fū qī
[释义] 结发:束发;指初成年。初成年结成的夫妻。后特指原配夫妻。
[出处] 汉 苏武《诗四首》之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拼音] lù shuǐ fū qī
[释义] 指暂时结合的非正式夫妻;亦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出处]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一回:“露水夫妻乃前世定的,只要自己谨慎些儿就是了。”
[拼音] qī ér lǎo xiǎo
[释义]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出处] 明 梁辰鱼《浣纱记 见王》:“你一向远出,可速与妻儿老小相聚。”
[拼音] huàn nàn fū qī
[释义] 患难:忧虑和灾难。指经受过困苦考验,能够同甘共苦的夫妻。
[出处] 唐·元稹《遣悲怀·二》:“情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拼音] pínjiànzhījiāobùkěwàng,zāokāngzhīqībùxiàtáng
[释义] 贫贱之交:贫困时的知心朋友;糟糠:酒糟和糠麸。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
[出处] 《南齐书·刘悛传》:“后悛从驾登蒋山,上数叹曰:‘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顾谓悛曰:‘此况卿也。’”
[拼音] tuō qī jì zǐ
[释义] 托:请托。将妻子儿女送到别人家寄养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必是闻得老夫虚名,欲待托妻寄子。”
[拼音] chái mǐ fū qī
[释义] 为柴米的需要而结合的夫妻。指物质生活条件低微的贫贱夫妻。
[出处] 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 谚语》:“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儿亲戚。”
[拼音] xù qī yǎng zǐ
[释义] 畜:养育。旧指维持妻子和儿女的生活。
[出处] 《孟子 梁惠王上》:“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拼音] zāo kāng zhī qī
[释义] 指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今也用来谦称自己的妻子。(1)用以指称与共患难的妻子。(2)用以谦称自己的妻子。糟糠,酒渣及穀皮,指粗劣的食物。糟:酒渣。糠:谷皮。贫穷时,与自己共尝糟糠的妻子。
[出处] 《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拼音] fū róng qī guì
[释义] 荣:本指草木茂盛;比喻兴盛显达。丈夫荣耀显达;妻子也跟着尊贵起来。
[出处] 《仪礼 丧服》:“夫尊于朝,妻贵于室矣。”
[拼音] méi qī hè zǐ
[释义]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比喻清高或隐居。宋·林逋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终生不娶,人谓“梅妻鹤子”。
[出处] 宋 沈括《梦溪笔谈 人事二》:“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復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拼音] qī ér lǎo shǎo
[释义] 见“妻儿老小”。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引了妻儿老少,和刘青等心腹三十余人,径投望江县天荒湖来。”
[拼音] pāo qī qì hái
[释义] 抛:丢弃。丢弃妻子儿女。形容逃难时的凄惨状况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难》:“望烟尘一派,抛妻弃孩,团圆难再。”
[拼音] shuāng qī ruò zǐ
[释义] 寡妇和年幼的孤儿。
[出处] 《列子·汤问》:“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拼音] ēn ài fū qī
[释义] 恩:亲爱。指相亲相爱的夫妻
[出处] 汉 苏武《诗四首》:“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