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ǔ shí hào xué
[释义] 笃实:踏实,实在。认真踏实,爱好学问。
[出处] 《北史·张衮传》:“衮笃实好学,有文才。”
[拼音] xián hǎo dào dǎi
[释义] 形容嫌恶,挑剔。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二十四:“逐日送些茶饭,嫌好道歹,且是得人憎。”
[拼音] hǎo dài gāo mào
[释义] 比喻喜欢别人吹捧,喜欢听奉承讨好的话语。
[出处] 《北史·熊安生传》:“宗道晖好著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
[拼音] hǎo mó hǎo yàng
[释义] ①模样端正。②犹言规规矩矩。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第一件,要一个人才出众,好模好样的。”
[拼音] hào xué shēn sī
[释义] 好:喜爱;深:深入。好学而心细,勤于思考。比喻心力并用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何仙》:“有乐陵李忭,乃好学深思之士,其相好友在座,出其文,代为之请。”
[拼音] hǎo shàn è è
[释义] 见“好善嫉恶”。
[出处] 《说岳全传》第七三回:“好善恶恶,人人如此。”
[拼音] hǎo xíng xiǎo huì
[释义] 爱耍小聪明。
[出处] 《论语·卫灵公》:“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何晏集解引郑玄曰:“小慧,谓小小之才知。”慧,一本作“惠”。
[拼音] hào xué bù yàn
[释义] 好:喜爱;厌: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画中人》:“李荣号散木,钱塘人。少未读书,好学不厌,能诗工书,尤爱六法,俱臻妙境。”
[拼音] hào shī xiǎo huì
[释义] 施:给予;惠:仁慈。喜欢给别人小恩小惠
[出处] 《旧五代史·王峻传》:“峻贪权利,多机数,好施小惠,喜人附己。”
[拼音] hào shī lè shàn
[释义] 施:给予;乐:喜欢;善:好事。喜欢做善事和施舍,指乐于行善,喜欢施舍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5卷:“再说施家,自从施济存日,好施乐善,囊中已空虚了。”
[拼音] hǎo shì duō fáng
[释义] 妨:阻碍。好事情在实现、成功前常常会经历许多波折
[出处] 元·吴弘道《梅花引》曲:“惊魂未定,好事多妨,堪伤。”
[拼音] hǎo hàn yīng xióng
[释义]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随你好汉英雄,怎出高城峻垒?”
[拼音] hǎo yǔ sì zhū
[释义] 指诗文中警句妙语很多
[出处] 宋 苏轼《次韵答子由》:“好语似珠穿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
[拼音] wéi hǎo chéng qiàn
[释义] 比喻好心得不到好报,将恩作仇。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通言》:“傍人怎知就里,见你少男少女一路同行,嫌疑之际,被人谈论,可不为好成歉,反成一世英雄之玷?”
[拼音] jūn zǐ hǎo qiú
[释义] 逑:通“仇”,配偶。原指君子的佳偶。现指男子追求佳偶
[出处] 《诗经 周南 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拼音] tōng jiā zhī hǎo
[释义] 指两家交情深厚,象一家人一样。
[出处]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有西邻赵国器,是这扬州奴父亲,与老夫三十载通家之好。”
[拼音] qín xué hǎo wèn
[释义] 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便谥之以文。”
[拼音] yī wú suǒ hào
[释义] 好:喜爱。指没有一种爱好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1回:“这些茶树都是家父自幼种的。家父一生一无所好,就只喜茶。”
[拼音] xìn ér hào gǔ
[释义] 信:相信;好:爱好。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
[出处] 《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拼音] xián hǎo dào è
[释义] 见“嫌好道歉”。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小弟生性喜欢养几匹马,他就嫌好道恶的,说着蹋了他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