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ǐ shòu qí jiān
[释义] 售:销售。用来推行他的奸计。
[出处]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例如张国焘,则利用许多党员的无知以售其奸。”
[拼音] shēn jiān jù huá
[释义] 犹老奸巨猾。
[出处] 《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拼音] ná zéi yào zāng,ná jiān yào shuāng
[释义] 赃:赃物;奸:通奸。捉贼要有赃证,捉奸要有成双人证。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出处] 元·马致远《还牢末》第一折:“那梁山泊果然有个李逵,原来孔目结交贼人?二嫂,你晓得拿贼要赃,拿奸要双,如今那匾金环子在谁人收着?”
[拼音] ná zéi yào zāng,zhuō jiān yào shuāng
[释义] 赃:赃物;奸:通奸。捉贼要有赃证,捉奸要有成双人证。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出处] 《斩鬼传》第11回:“俗语说得好,拿贼要赃,捉奸要双……今日他的老婆,为何不来?”
[拼音] dà jiān jí è
[释义] 指极为奸诈且作恶多端的坏人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9回:“而大奸极恶之人行事背理,亦不消说得。”
[拼音] péng bǐ zuò jiān
[释义] 见“朋比为奸”。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且君为臣之标率,君不向道,臣下将化之,而朋比作奸,天下事尚忍言哉?”
[拼音] jiān fū yín fù
[释义] 指通奸的男人和放荡不羁的女人。指淫乱的男女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奸夫淫妇,虽该重罪,已死勿论。其余一干人犯,释放宁家。”
[拼音] tī jiān fā fú
[释义] 摘:通“擿”,揭发;发伏:检举;伏:隐藏。揭发检举隐藏的坏人坏事
[出处]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真摘奸发伏如神,皆此类也。”
[拼音] xíng jiān mài qiào
[释义] 谓恣淫行邪,弄姿作态。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那张荩及风流子弟,只晓得三瓦两舍,行奸卖俏,是他的本等。”
[拼音] tōu jiān qǔ qiǎo
[释义] 用投机取巧的办法不付出力气而得到好处
[拼音] dà tè jù jiān
[释义] 慝:邪恶。指邪恶奸险的人
[出处] 明·文秉《先拨志始》下卷:“大慝巨奸,或燕处于园亭,或潜藏于京邸,奥援有灵,朝廷无法。”
[拼音] mài qiào yíng jiān
[释义] 见“卖俏行奸”。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这阎婆惜被那张三小意儿百依百顺,轻怜重惜,卖俏迎奸,引乱这婆娘的心。”
[拼音] mài qiào xíng jiān
[释义] 谓卖弄媚态诱惑人,搞不正当男女关系。
[出处]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俺好意的张筵置酒,你走将来卖俏行奸。”
[拼音] dà jiān sì zhōng
[释义] 奸:邪恶,诈伪。内心奸恶,貌似忠厚
[出处] 宋·邵博《闻见后录》第23卷:“大奸似忠,外视朴野,中藏巧诈。”
[拼音] shén jiān jù huá
[释义] 见“神奸巨蠹”。
[出处] 邹韬奋《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过去政府虽有所惩治,然仅窃钩者诛耳,神奸巨猾未损毫末。”
[拼音] huì jiān dǎo yín
[释义] 引诱人做奸恶淫荡等坏事。
[出处] 姚锡钧《自序》:“若夫诲奸导淫,使今之社会风尚为江河之日下,则我知免尔。”
[拼音] jiǎn è chú jiān
[释义] 剪、除:扫除。扫除恶人与奸人。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0回:“似你我行侠尚义,理应济困扶危,剪恶除奸。”
[拼音] mài qiào yíng jiān
[释义] 俏:容态轻盈美好。卖弄媚态,以便做坏事
[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海神记·花鸨训女》:“止不过席上尊前,卖俏营奸,退后趋前。”
[拼音] dòng jiàn qí jiān
[释义] 洞:洞察,洞悉;奸:奸伪。看清楚别人的阴谋诡计。形容观察能力强,看问题敏锐
[出处] 《元史·许衡传》:“李林甫妒贤嫉能,明皇洞见其奸而不能退。”
[拼音] jìn xián tuì jiān
[释义] 犹言进贤黜佞。
[出处] 宋·苏辙《王安礼知扬州》:“方先帝厉精求治之秋,有大臣进贤退奸之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