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àn lì duó mù
[释义] 夺目:耀眼。形容花朵或女子姿色鲜艳美丽耀眼
[出处] 巴金《春》:“红白色的花朵掩映在一簇簇的绿叶丛中,愈显得艳丽夺目。”
[拼音] duó mén ér chū
[释义] 夺门:破门,奋力冲开门。猛然奋力冲开门出去。形容迫不及待。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1回:“轻轻拨去门闩,拏在手中,预备当作兵器,可以夺门而出。”
[拼音] duó kuàng ér chū
[释义] 眶:眼的四周。指眼泪无法控制地从眼里流出。形容心情非常激动或悲痛。
[出处] 茅盾《子夜》六:“两粒大泪珠终于夺眶而出,掉在他的手上。”
[拼音] gōng chéng duó dì
[释义] 攻:攻打,进攻。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7回:“那二十四员番将,又必各有跟随的番汉军士,共计当有万余人,行动与攻城夺地者何异!”
[拼音] háo duó qiǎo qǔ
[释义] 豪夺:强抢;巧取:软骗。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
[出处] 宋 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拼音] xiāo hún duó pò
[释义] 神魂颠倒,失去常态。形容因羡慕或爱好某种事物而着迷。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
[拼音] bào qǔ háo duó
[释义]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出处] 宋 苏轼《策断上》:“国用不足,则加赋于民,加赋而不已,则凡暴取豪夺之法,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
[拼音] yǔ duó shēng shā
[释义] 《周礼·天官、大宰》的“八柄”中有予、夺、生、诛(责备)等权力。后因以“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赏罚生死大权。
[出处]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为人主者,予夺生杀,各当其义。”
[拼音] jiu duo que chao
[释义] 斑鸠占了喜鹊的窝。比喻强占别人的地方或位置。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今袁熙,袁尚兵败将亡,无处依栖,来此相投,是鸠夺鹊巢之意也。”
[拼音] nǐ duó wǒ zhēng
[释义] 指相互争夺。亦作“你争我斗”、“你争我夺”。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东扯西拽,你夺我争,纷纷乱嚷。”
[拼音] xī tián duó niú
[释义] 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
[出处] 《左传·宣公十一年》:“‘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
[拼音] guāng yào duó mù
[释义] 夺目:耀眼。形容光采极为鲜明,令人眼花缭乱
[出处] 《辽史·太祖纪》:“黄龙缭绕……光耀夺目。”
[拼音] áo lǐ duó zūn
[释义] 犹言出类拔萃。
[出处] 老舍《骆驼祥子》十四:“大家给他祝寿,他大模大样的承受,仿佛觉出自己是鳌里夺尊的一位老英雄。”
[拼音] hǔ kǒu duó shí
[释义] 从老虎嘴里抢夺食物。比喻十分危险的事情或十分勇敢的行为
[出处] 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只要国内出产,全国人民不吃,虎口夺食也要给你弄来。”
[拼音] cuàn wèi duó quán
[释义] 篡:夺取,特指臣子夺取君位。夺取君主的位置及其权柄。
[出处] 元·尚仲贤《三夺槊》第四折:“那凶玩很劣,奸滑侥幸,则待篡位夺权。”
[拼音] rǎng quán duó lì
[释义] 犹言争权夺利。
[出处] 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坐是抢攘月余,势成坐困,老师匮财,攘权夺利,凡种种不良之现象,皆缘是以生。”
[拼音] shén yáo yì duó
[释义] 神:精神;意:心意;摇、夺:形容不能自持。神情为某件事物所吸引,不能自持。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画壁》:“朱注目久,不觉神摇意夺,恍然凝思,身忽飘飘,如驾云雾。”
[拼音] héng qiǎng yìng duó
[释义] 谓用强力夺取。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你瞧他们爷儿们、娘儿们,这阵横抢硬夺的,还了得了。”
[拼音] héng qiǎng wǔ duó
[释义] 见“横抢硬夺”。
[出处] 郭沫若《羽书集·我们失掉的只是奴隶的镣铐》:“敌人看到我们的觉醒,因而发生了恐慌。假面具剥掉了,露出了它们的狰狞的面孔来横抢武夺。”
[拼音] duó rén zhī ài
[释义] 夺:抢夺。剥夺别人所喜爱的人或事物
[出处] 钱钟书《围城》:“你不是跟她很好么?夺人之爱,我可不来。人弃我取,我更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