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iān cóng rén yuàn
[释义] 上天顺从人的意愿。指事物的发展正合自己的心愿。
[出处]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谁知天从人愿,到的我家不上三日,就添了一个满抱儿小厮。”
[拼音] mán tiān dà huǎng
[释义] 指天大的谎话。形容漫无边际的假话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把偏房说成正房,一味瞒天大谎,全无半点真实。”
[拼音] gǎn tiān dòng dì
[释义] 使苍天和大地为之感动。形容诚意感人至深。亦比喻使无情天地受感动。形容冤屈极大。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义柔禅师》:“诸佛出世,说法度人,感天动地;和尚出世,有何详瑞?”
[拼音] guó sè tiān xiāng
[释义] 原指牡丹花色香俱佳;后又指女子容貌出众。
[出处] 唐 李濬《松窗杂录》:“臣尝闻公卿间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拼音] rì yuè jīng tiān
[释义] 太阳月亮每天都经过天空。比喻历久不衰;永恒不变;也比喻事情明显;有目共睹。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衍传上》:“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拼音] tiān xià wú dí
[释义] 普天之下,没有敌手。形容战无不胜,没有对手。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拼音] tiān bīng tiān jiàng
[释义] 旧指天上的军队和将领。也比喻本领高强的人们。
[出处] 清 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 开场》:“那鲧却生的儿子,神通广大,伏虎降龙,手下天兵天将,那等利害。”
[拼音] jí rén tiān xiàng
[释义] 吉人:有福气的善人;相:保佑;帮助。好人能得到天的保佑。这是一种宿命论者的观点。
[出处] 元 无名氏《桃花女》:“你只管依着他去做,吉人天相,到后日我同女孩儿去贺你也。”
[拼音] mí tiān dà huò
[释义] 弥:满。天大的灾祸。
[出处] 元 无名氏《盆儿鬼》:“这都是你不合自揽着这场弥天大祸。”
[拼音] tiān shàng rén jiān
[释义] 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出处] 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拼音] hóng fú qí tiān
[释义] 洪福:大福。指福气和天一样高大。旧时称颂人福气大。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一则是那国王洪福齐天,二则是贤昆玉神通无量,我何功之有!”
[拼音] tiān lǎng qì qīng
[释义] 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拼音] huí tiān zhī lì
[释义] 回天:能够扭转难以挽回的局势。原指论证有力;能挽回局势;现比喻力量巨大;能挽回很难挽回的局势。
[出处] 《新唐书 张玄素传》:“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哉。”
[拼音] hún fēi tiān wài
[释义] 灵魂脱离躯体飞到天空之外。形容惊恐到极点。
[出处] 元 李文蔚《张子房圮桥进履》:“听说罢,魂飞天外,好教我心惊失色。”
[拼音] tiān bù zuò měi
[释义] 天不成全美事。多指要进行的事情因刮风下雨而受到了影响
[出处] 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五回:“谁知天不做美,偏偏到了十月间,变雄为雌,又产下一位公主。”
[拼音] sè dǎn rú tiān
[释义] 形容贪恋淫欲胆量很大。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五回:“那和尚一头接茶,两只眼涎瞪瞪的只顾看那妇人身上,这妇人也嘻嘻的笑着看这和尚。人道色胆如天,却不防石秀在布廉里张见。”
[拼音] shǔ jiǔ hán tiān
[释义] 数九: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三九、四九最寒冷。最寒冷的那些日子
[出处] 清·无名氏《隔帘花影》第十回:“到了那十二月,数九寒天,下的大雪,把破瓦窑门屯住。”
[拼音] lè tiān zhī mìng
[释义] 天:天命;天的意志;命:命运。以听任命运的安排为快乐;并安于自己的处境。这是古代宿命论的思想。
[出处] 《周易 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拼音] yǎng bú kuì tiān
[释义] 仰:抬头;愧:惭愧。抬头没有对不起天的地方。指自省没有做过不好的事;问心无愧。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拼音] tiān suí rén yuàn
[释义] 上天顺从人的意愿。指事物的发展正合自己的心愿。
[出处]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谁知天从人愿,到得我家,不上三日,添了一个满抱儿小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