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kòu tiān wú lù
[释义] 叩:敲;阍:宫门;叩阍:鸣冤。指没办法申诉冤屈
[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二回:“生员自小女被恶侯抢劫,叩天无路,逢人哭诉。”
[拼音] kǒu xián tiān xiàn
[释义] 见“口含天宪”。
[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恒帝永兴元年》:“当今中官近习,窃持国柄,手握王爵,口衔天宪。”
[拼音] lǎo yuán jìn tiān
[释义] 淹没天地
[出处] 清 侯方域《豫省试策四》:“以龙宫蛟窟潦原浸天之物,而欲集区区。”
[拼音] lè tiān ān mìng
[释义] 见“乐天知命”
[出处] 巴金《春》:“连她这个乐天安命的年轻姑娘现在也说出这样的话来,这倒是觉新料想不到的。”
[拼音] lè tiān rèn mìng
[释义] 犹言听天由命。
[出处] 郑振铎《止水的下层》:“像这样乐天任命的民族,我们将如之何呢?”
[拼音] léi tiān dǎo dì
[释义] 呼天抢地,形容哭喊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5卷:“江老夫妻女儿杀猪也似的叫喊,擂天倒地价哭。”
[拼音] lǎo tiān bá dì
[释义] 形容老年人动作不灵活。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你老人家老天拔地的,跑什么呢?”
[拼音] màn dì màn tiān
[释义] 漫:满。充满天地之间。形容数量极多,到处皆是。亦作“漫天漫地”。
[出处] 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可早漫地漫天,更扑头扑面,雪拥就浪千堆。”
[拼音] màn tiān guò hǎi
[释义] 形容没有边际。
[出处] 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文学的特点之一是夸张,而夸张有时是漫天过海,无止无休的。”
[拼音] màn tiān màn dì
[释义] 犹言谩天昧地。
[出处] 元·刘一清《钱塘遗事·雪词》:“贾相国当国,陈藏一作《雪词》讥之,词曰:‘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谩天谩地。’”
[拼音] màn tiān yǎn dì
[释义] 铺天盖地。
[出处] 瞿秋白《饿乡纪程》:“苍茫的暮霭,渐渐地漫天掩地的下罩,东方故国送别的情意,涌出一丸冷月安慰我的回望。”
[拼音] mèi dì mán tiān
[释义] 欺骗天地。比喻昧着良心,隐瞒事实或以谎言骗人。
[出处] 明 无名氏《活拿萧天佑》头折:“你这般昧地瞒天,谄佞奸僻。”
[拼音] pì dì kāi tiān
[释义] 开:开拓;辟:开辟。古代神话盘古氏开辟天地,创立世界。后比喻有史以来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2回:“杏黄幡下千千条古怪的金霞,内藏着天上无,地上少,辟地开天无价宝。”
[拼音] pén cháo tiān,wǎn cháo dì
[释义] 形容家庭中杂乱无条理。
[出处] 老舍《方珍珠》第四幕:“看,这里盆朝天,碗朝地,没人管。”
[拼音] pǔ tiān zhī xià,mò fēi wáng tǔ
[释义] 溥:通“普”,普遍,全。苍天之下都是天子的辖地。指大一统思想
[出处] 《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拼音] qióng tiān jí dì
[释义] 比喻极边远之处。
[出处] 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元之盛时,外夷朝贡者千余国,可谓穷天极地,罔不宾服。”
[拼音] shén gōng tiān qiǎo
[释义] 形容建筑、布置的奇妙,非人力所能为。
[出处] 宋·秦观《录宝林事实》:“吲今制度一新,神工天巧廓然披露,可以岸巾凭几而尽得之。”
[拼音] tiān wú níng rì
[释义] 宁:安定。没有一天安宁的时候
[出处] 梁斌《红旗谱》第一卷:“自从孙大炮革起命来,把清朝的江山推到,天无宁日。”
[拼音] tiān qí dì guài
[释义] 怪:奇异。指天地间非常奇怪的事情
[出处] 宋·周密《齐东野语·黄婆》:“此事前所未闻,是知穷荒绝数,天奇地怪,亦何所不有。”
[拼音] tiān dì zhū miè
[释义] 犹天诛地灭。比喻为天地所不容。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诛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