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iān guān dì jù
[释义] 比喻双方相差极大。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日者列传》:“夫卜而有不审,不见夺糈;为人主计而不审,身无所处。此相去远矣,犹天冠地屦也。”
[拼音] tiān rǎng xuán gé
[释义] 比喻相差极远或相差极大。
[出处] 《南齐书·陆厥传》:“一人之思,迟带天悬;一家之文,工拙壤隔。”
[拼音] rú tiān zhī fú
[释义] 形容福气特别大。
[出处] 明·叶宪祖《鸾鎞记·挫权》:“把如天之福,没来由选择伊家。”
[拼音] rén yuàn tiān nù
[释义] 人民怨恨,天公震怒。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
[出处] 《后汉书 袁绍传》:“自是士林愤痛,人怨天怒,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拼音] tiān dì zhū lù
[释义] 见“天地诛灭”。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0回:“若有瞒昧,天地诛戮。”
[拼音] rì yuè jīng tiān,hé hǎi dài dì
[释义] 日月天天经过天空,江河天天流经大地。比喻光明正大、历久不衰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上》:“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拼音] shēng tiān rù dì
[释义] 升:上升。上到天上,钻入地下
[出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拼音] shè yú zhǐ tiān
[释义] 向天射鱼。喻虽劳而必无所获。
[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知度》:“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出。舜禹犹若困,而况俗主乎?”
[拼音] shén bīng tiān jiāng
[释义] 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只见风尽随着宋军乱滚,半空中又是一声霹雳,无数神兵天将,杀将下来。”
[拼音] tiān shēng yóu wù
[释义] 指容貌艳丽的女子。
[出处] 明 梅鼎祚《玉合记 砥节》:“看他虽是禅踪,自然冶态,正是那天生尤物,世不虚名。”
[拼音] tiān táng dì yù
[释义] 原为佛家语。指善人死后升入天堂,恶人死后堕入地狱。佛家用以劝善惩恶。后常用以比喻幸福和凄苦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境遇。
[出处] 《宋书·天竺迦毘黎国传》:“且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义而蹈道;惧地狱以敕身,孰与从理以端心。”
[拼音] tiān rǎng zhī pàn
[释义] 壤:地。天和地,一在极上,一在极下,比喻差别极大
[出处] 老舍《老张的哲学》:“老张享受的是精神,真是天壤之判了。”
[拼音] tiān qiàn cháng jiāng
[释义] 堑:壕沟。长江为天然的壕沟。形容长江地势险要,不可逾越
[出处] 柳亚子《京口感怀》诗:“天堑长江第几州,十年梦想竟成游。”
[拼音] tiān guān cì fú
[释义] 天官:道教奉天、地、水为三神,天官为其一。祈求降福消灾的吉利话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6回:“王氏听了,就是活神仙送了一个‘天官赐福’条子,笑道:‘你回来了好,这病减了七分之七。’”
[拼音] tiān jiǎ zhī nián
[释义] 上天赐给足够的年寿。谓能享其天年。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天假之年,而除其害。”
[拼音] tiān shēng tiān huà
[释义] 天然生就。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这条计用着件东西,别人家里都没,天生天化大官人家里却有。”
[拼音] tiān bēng dì jiě
[释义] 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
[出处] 清·黄宗羲《留别海昌同学序》:“天崩地解,落然无与我事。”
[拼音] tí tiān kū dì
[释义] 呼天叫地的哭号,形容非常悲痛。
[出处] 元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阑路驾上书》:“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
[拼音] tiān dì cháng jiǔ
[释义] 见“天长地久”。
[出处] 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三折:“此一去不回头,好教我这烦恼越感的天地长久。”
[拼音] tiān gāo rì yuǎn
[释义] 指偏远地区。比喻离帝王很远。
[出处] 宋·秦观《代王承事乞回授一官表》:“臣父独婴罪衅,流寓江海,天高日远,自新无路,臣诚私心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