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ōng tiān dá dì
[释义] 犹言顶天立地。
[出处]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三六回:“俺是通天达地,有一无二,带管本山山寨头名寨主女将军。”
[拼音] zhàn tiān dòu dì
[释义] 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拼音] yān hóu yào dì
[释义] 一种军事地理形势。指军事上像咽喉一样十分要害的地方
[拼音] xí dì mù tiān
[释义] 以地为席以天为幕。指在露天席地而卧。
[出处] 唐·韩偓《惆怅》诗:“何如饮酒连千醉,席地幕天无所知。”
[拼音] lì dì jīn gāng
[释义] 比喻人力大气壮,异常威武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4回:“马似掀天狮子,人如立地金刚。”
[拼音] pī tiān gài dì
[释义] 划破天空,笼罩着大地,形容声势浩大
[拼音] tiān fù dì zǎi
[释义] 覆:盖;载:承受。象天覆盖万物,地承受一切一样。比喻范围极广大。也比喻恩泽深厚。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载。”
[拼音] dé pèi tiān dì
[释义] 谓道德可与天地匹配。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出处] 《庄子田子方》:“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
[拼音] fèi tiān zhèn dì
[释义] 形容声音极其喧腾。
[出处] 叶圣陶《一个朋友》:“那一对小新人面对面站着,在一阵沸天震地的拍手声里,他们俩鞠上三个大躬。”
[拼音] fén xiāng sǎo dì
[释义] 形容清幽的隐居生活。
[出处] 宋·王谠《唐语林·文学》:“韦应物立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
[拼音] fán tiān nǎo dì
[释义] 烦:烦恼,烦闷。形容心情十分烦恼
[出处]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哭哭啼啼,烦天恼地。”
[拼音] guī tiān jǔ dì
[释义] ①规,为圆,象征天;矩,为方,象征地。②泛指效法天地。
[出处] 《文选·张衡〈东京赋〉》:“乃营三宫,布教颁常。复庙重屋,八达九房。规天矩地,授时顺乡。”薛综注:“谓宫室之饰,贺者像天,方者则地也。”
[拼音] háo tiān kòu dì
[释义] 号:大叫;叩:敲击。大声呼天,以头撞地。形容极度悲痛
[拼音] jǐn tiān xiù dì
[释义] 形容房屋或其他环境布置得十分美观华丽。
[出处] 宋·范成大《清明日试新火作牡丹会》:“那得青烟穿御柳,且将银烛照京花……锦天绣地春不散,任教檐雨卷泥沙。”
[拼音] pū dì xiān tiān
[释义] 形容闹得很凶。
[出处] 唐·白居易《风雨晚泊》诗:“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
[拼音] pǔ tiān zā dì
[释义] 满天遍地,普天下。
[出处] 元·耶律楚材《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诗:“百尺竿头更移步,普天匝地生清风。”
[拼音] qiān dì wéi liáng
[释义] 迁:迁移。迁移到他处更好
[出处] 邹韬奋《经历》:“每天堆满桌上的全国各处读者的来信都要求‘迁地为良’。”
[拼音] tiān dà dì dà
[释义] 形容极大。
[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拼音] tiān gāo dì xià
[释义] ①比喻尊卑有别。②比喻各种情势。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
[拼音] zì tóu yú dì
[释义] 投:抛掷。自己一下子仆伏在地上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寔传》:“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顺归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