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áo tiān hǎn dì
[释义] 见“嚎天动地”。
[出处]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里边丈母嚎天喊地的哭。”
[拼音] jú tiān cù dì
[释义] 窘迫无路。
[出处] 王维城《新乐府》:“华工苦,华工苦,局天促地无门诉。”
[拼音] léi tiān dǎo dì
[释义] 呼天抢地,形容哭喊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5卷:“江老夫妻女儿杀猪也似的叫喊,擂天倒地价哭。”
[拼音] lǎo tiān bá dì
[释义] 形容老年人动作不灵活。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你老人家老天拔地的,跑什么呢?”
[拼音] màn dì màn tiān
[释义] 漫:满。充满天地之间。形容数量极多,到处皆是。亦作“漫天漫地”。
[出处] 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可早漫地漫天,更扑头扑面,雪拥就浪千堆。”
[拼音] màn tiān màn dì
[释义] 犹言谩天昧地。
[出处] 元·刘一清《钱塘遗事·雪词》:“贾相国当国,陈藏一作《雪词》讥之,词曰:‘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谩天谩地。’”
[拼音] màn tiān yǎn dì
[释义] 铺天盖地。
[出处] 瞿秋白《饿乡纪程》:“苍茫的暮霭,渐渐地漫天掩地的下罩,东方故国送别的情意,涌出一丸冷月安慰我的回望。”
[拼音] mèi dì mán tiān
[释义] 欺骗天地。比喻昧着良心,隐瞒事实或以谎言骗人。
[出处] 明 无名氏《活拿萧天佑》头折:“你这般昧地瞒天,谄佞奸僻。”
[拼音] mí tiān gèn dì
[释义] 弥:满;亘:横贯。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数量很多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允曰:‘董贼之罪,弥天亘地,不可胜言。’”
[拼音] màn tiān sè dì
[释义] 漫:满;塞:充满。从天上到地下到处都是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08回:“素臣喊叫如雷,跳跃如虎,人人辟易,便直冲而出,却见漫天塞地,都是民兵。”
[拼音] màn tiān màn dì
[释义] 漫:满。形容到处都是,数量极大
[出处] 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大劫运》:“南宋末造,蒙古兵势,漫天漫地盖来。又加以谋勇,如何御得他。”
[拼音] mán tiān xí dì
[释义] 瞒:隐瞒实情。指瞒上欺下,一手遮天
[出处] 清·洪楝园《警黄钟》第三出:“说邻封安然无事,那日问环球公法,谁是谁非。他瞒天席地,不令主知。”
[拼音] mán tiān mèi dì
[释义] 指无限制地隐瞒一切真实情况骗人
[出处] 金 马钰《满庭芳 叹世》词:“镇日谩天昧地,不顾神明。”
[拼音] mà tiān chě dì
[释义] 见“骂天咒地”。
[出处] 梁斌《播火记》:“李德才跟着老山头走回西锁井,一进冯家大院,听得冯大奶奶在内宅骂天扯地,正在吵闹。”
[拼音] niú mián dì
[释义] 指有助于后代升官发财的坟地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堪舆》:“经月余,各得牛眠地。”
[拼音] píng dì dēng yún
[释义] 见“平地青云”。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9回:“若你克我者为官鬼,必主平地登云之喜,添官进禄之荣。”
[拼音] pū tiān gài dì
[释义] 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出处] 西戎《宋老大进城》:“扑天盖地的烟,把麦地罩得什么也看不见了。”
[拼音] pì dì kāi tiān
[释义] 开:开拓;辟:开辟。古代神话盘古氏开辟天地,创立世界。后比喻有史以来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2回:“杏黄幡下千千条古怪的金霞,内藏着天上无,地上少,辟地开天无价宝。”
[拼音] pén cháo tiān,wǎn cháo dì
[释义] 形容家庭中杂乱无条理。
[出处] 老舍《方珍珠》第四幕:“看,这里盆朝天,碗朝地,没人管。”
[拼音] qióng tiān jí dì
[释义] 比喻极边远之处。
[出处] 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元之盛时,外夷朝贡者千余国,可谓穷天极地,罔不宾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