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ī kǒu bā zuǐ
[释义] 同“七嘴八舌”。
[出处] 鲁迅《坟·我之节烈观》:“既不羞自己怯弱无能,也不提暴徒如何惩办,只是七口八嘴,议论他死了没有,受污没有,死了如何好,活着如何不好。”
[拼音] xīn zhí zuǐ kuài
[释义] 见“心直口快”。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2回:“袭人在旁‘嗤’的一笑,说道:‘云姑娘,你如今大了,越发心直嘴快了。’”
[拼音] tiáo zuǐ xué shé
[释义] 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出处]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
[拼音] shuō zuǐ láng zhōng
[释义] 比喻喜欢说空话、大话而没有本事的人。
[出处] 刘斯奋《白门柳·秋露危城》第11章:“原来全是些靠不住的说嘴郎中!”
[拼音] tiě zuǐ gāng yá
[释义] 比喻能言善辩。
[出处] 《花城》1981年第5期:“你看他真是铁嘴钢牙。”
[拼音] méi zuǐ hú lú
[释义] 没有嘴的葫芦。比喻不善言谈或说话很少的人
[出处]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浑身是口怎支吾,恰似个没嘴的葫芦。”
[拼音] pín zuǐ huá shé
[释义] 同“贫嘴贱舌”。
[出处] 刘绍棠《蒲柳人家》:“打明天清早起,不许你再跟大姑娘小媳妇儿贫嘴滑舌。”
[拼音] líng yá lì zuǐ
[释义] 伶:通“灵”,灵活;俐:聪明、乖巧。形容为人机灵,能说会道
[出处] 明·朱权《冲漠子》第二折:“你划地敢伶牙俐嘴,夸强说会,使不着你唬鬼瞒神。”
[拼音] diào zuǐ diào shé
[释义] 见“调嘴弄舌”。
[出处] 《金瓶梅词话》第四八回:“打的经济鲫鱼般跳。骂道:‘怪短命!谁和你那等调嘴调舌的!”
[拼音] bái mó zuǐ pí
[释义] 指说了一些无用的话,不能说动对方
[拼音] qī zhāng bā zuǐ
[释义] 同“七嘴八张”。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回:“岳大爷见兄弟们七张八嘴,心中暗想:‘我若不去,众兄弟把我看轻了,只道我没有胆量了。’”
[拼音] qī shé bā zuǐ
[释义] 同“七嘴八舌”。
[出处] 丁玲《奔》:“茶馆里又围了许多人,都把他们当做谈话的中心,七舌八嘴,然而没有一句话可以暂时使他们宽心一下。”
[拼音] nòng zuǐ nòng shé
[释义] 弄:玩弄,卖弄。犹言耍嘴皮子。形容卖弄口舌或搬弄是非。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这个弼马瘟着然会弄嘴弄舌。”
[拼音] kē yá liào zuǐ
[释义] 多嘴多舌。
[出处]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我这里道姓呼名,他那里嗑牙料嘴。”
[拼音] zuǐ yìng xīn ruǎn
[释义] 嘴上不服软,心里却认输。指人嘴好强
[拼音] hé bù lǒng zuǐ
[释义] 指人高兴得关不住嘴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2章:“他父母亲又会怎样高兴得合不拢嘴巴……”
[拼音] duō zuǐ ráo shé
[释义] 指嘴多,不该说而说或爱管闲事
[出处] 《三遂平妖传》第二回:“那个多嘴饶舌的、闲在那里不去打瞌睡,却去报新闻,搬起这样是非。”
[拼音] dǎ yá liào zuǐ
[释义] 打牙:说闲话。指说闲话,相互嘲弄戏骂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这里他女人陪着这些丫鬟小厮吃酒,又和那小厮们打牙撂嘴儿的玩笑。”
[拼音] dīng zuǐ tiě shé
[释义] 形容嘴硬,不认错,不服输。
[出处] 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法座下有甚么不能了达。钉嘴铁舌,铜头铁额,火眼金睛,都来问禅。”
[拼音] wū yā zuǐ
[释义] 比喻说话讨厌的人
[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我变成乌鸦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