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uō duō bī rén
[释义]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出处] 晋 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拼音] duō duō guài shì
[释义] 咄咄:表示惊讶的声音。使人惊讶的怪事。形容事情不合情理;叫人不能理解。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拼音] duō jiē biàn bàn
[释义] 咄嗟:一呼一诺之间,形容时间短。比喻马上就办到。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石崇为客作豆粥,咄嗟便办。”
[拼音] duō jiē zhī jiān
[释义] 一呼一诺之间,表示时间极短。
[出处] 梁启超《管子传》第六章:“夫以区区五千万人之日本,而咄嗟之间,可以出能战之兵数十万。”
[拼音] guài shì duō duō
[释义] 同“咄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