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ín wēi shòu mìng
[释义]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拼音] xiū duǎn yǒu mìng
[释义] 修:长;命:天命。人的寿命长短是由天注定的
[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命之修短有数;人之富贵在天。”
[拼音] mìng lǐ zhù dìng
[释义] 旧时迷信说法,命运早已决定安排好了。亦作“命中注定”。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八回:“这都是命里注定的,你说灵不灵!”
[拼音] mìng zài dàn xī
[释义] 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出处] 唐 陈子昂《为建安王与诸将书》:“尽病水肿,命在旦夕。”
[拼音] ài nán zūn mìng
[释义] 碍:妨碍;遵:遵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命令或吩咐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4回:“防务吃紧,兵不敷用,职守所在,碍难遵命。”
[拼音] ān shēn lì mìng
[释义]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拼音] jiā rén bó mìng
[释义] 指年轻美女命不好
[出处] 宋 辛弃疾《贺新郎 送杜叔高》:“自昔佳人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拼音] duǎn shòu cù mìng
[释义] 短命早死,要命
[出处] 叶圣陶《线下 外国旗》:“寿泉这家伙只会对我发脾气,只会说几句短寿促命的话,真个临到紧要关头,他连心窍都塞住了。”
[拼音] gǒu quán xìng mìng
[释义] 苟:苟且,姑且。苟且保全性命。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拼音] gǎn bù chéng mìng
[释义]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出处] 《仪礼·士昏礼》:“吾君子顺先典,贶某重礼,某不敢辞,敢不承命。”
[拼音] zhēn mìng tiān zǐ
[释义] 旧时所谓秉承天命降世的皇帝。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四卷:“先生二十五六年前,便识透宋朝的真命天子了。”
[拼音] diǎn shēn mài mìng
[释义] 典当身体,出卖性命。指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就典身卖命,也酬谢师恩。”
[拼音] bù rǔ shǐ mìng
[释义] 辱:辜负,玷辱。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
[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寿昌大笑起来,掉头对着立群说:‘不辱使命!’”
[拼音] wéi lì shì mìng
[释义] 犹言惟利是图。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9回:“那婆子本是愚顽之辈,兼之年近昏眊,惟利是命,一概情面不管。”
[拼音] mìng ruò xuán sī
[释义] 比喻生命垂危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6回:“吾今命若悬丝,专望救援。”
[拼音] yǒu cái wú mìng
[释义] 有才能但遭遇不好。指不得志。
[出处] 唐 杜甫《寄狄明府博济》诗:“比看书父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
[拼音] gé mìng fǎn zhèng
[释义] 变革天命,使之恢复正常。借指改朝换代。
[出处] 《周易·革》“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拼音] xìng mìng guān tiān
[释义] 犹言性命交关。
[出处] 曹禺《王昭君》第一幕:“出了差错,性命关天。王姑娘,叩头接旨吧。”
[拼音] gǎn bù tīng mìng
[释义]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怎么敢不遵照你的命令办呢?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齐侯次于虢,燕人行成,曰:‘敝邑知罪,敢不听命!’”
[拼音] fú qiǎn mìng bó
[释义] 福分浅薄,命运不好,无福消受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6回:“这是妾福浅命薄,不能保养潜龙。是妾之罪,与陛下何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