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án rén huái yì
[释义] 谓有仁义之德。
[出处] 汉·刘向《说苑·辨物》:“故麒麟麕首牛尾,圆顶一角,含仁怀义。”
[拼音] nì xiá hán gòu
[释义] 比喻为长远利益而能包容大度。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拼音] hán liǎo wèn jí
[释义] 蓼:一种苦味水草。不顾辛苦,慰问疾病。旧时比喻君主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吾何忍弃去。”裴松之注引晋 习凿齿曰:“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
[拼音] hán shuāng lǚ xuě
[释义] 比喻品行高洁。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汉过》:“含霜履雪,义不苟合;据道推方,嶷然不群。”
[拼音] hán xiá jī gòu
[释义] 比喻蒙受耻辱。
[出处] 明·唐顺之《与郭似庵巡按书》:“况仆含瑕积垢以此终世,惟应躬耕灌园,矢沟壑之志,保桑榆之路,补东隅之失,庶几不诒田夫野人讪笑。”
[拼音] fù qì hán líng
[释义] 指有生气和灵性的人。
[出处] 清·陈维崧《平滇颂》:“此则普天率土,感切同雠;负气含灵,无非共愤。”
[拼音] tāo yào hán guāng
[释义] 掩藏隐匿光明。谓不显耀名声。
[出处] 明·何景明《七述》:“出则施声教,款遐荒,臻盛美,流休详;处则韫椟深藏,韬曜含光。”
[拼音] rěn yóu hán gòu
[释义] 遭受怨谤耻辱而忍耐着。
[出处] 《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拼音] hán hú bù míng
[释义] 不清楚的意思
[拼音] hán shāng jǔ zhēng
[释义] 亦作“含宫咀征”。谓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宫”、“商”、“征”均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
[拼音] hán xuè wéi rén
[释义] 见“含血喷人”。
[拼音] hán gōng jǔ zhēng
[释义] 见“含商咀征”。
[拼音] hán bēi rú tò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