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ūn dāo guā cháng
[释义] 比喻决心改过自新。
[出处] 《南史 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拼音] qì rěn shēng tūn
[释义] 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说什么话。形容窝囊。
[出处]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他一世儿为人,半世儿孤贫,气忍声吞,何日酬恩。”
[拼音] tūn shēng rěn qì
[释义] 吞声:不敢出声;忍:忍耐。形容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敢出声。
[出处]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
[拼音] tūn shēng yǐn lèi
[释义] 吞声:有话不敢说出来;饮:含忍。形容强忍悲伤
[出处] 《敦煌曲子词·破阵子》:“迢递可知闺阁,吞声忍泪孤眠。”
[拼音] tūn tàn qī shēn
[释义] 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刺客列传》。后以为忍辱含垢,矢志复仇的典实。
[出处] 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刺客列传》。
[拼音] tūn yún tǔ wù
[释义] 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不吃五谷,后形容人吸烟。
[出处] 《梁书 沈约传》:“始餐霞而吐雾,终凌虚而倒影。”
[拼音] huó bāo shēng tūn
[释义] 比喻机械地搬用或生硬地模仿。语出唐刘肃《大唐新语·谐谑》:“李义府尝赋诗曰:‘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乃为诗曰:‘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时来好取洛川归’。人谓之谚曰:‘活剥王
[出处] 语出唐·刘肃《大唐新语·谐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乃为诗曰:‘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时来好取洛川归’。人谓之谚曰:‘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拼音] tūn shēng rěn lèi
[释义] 形容强忍悲伤。
[出处] 《敦煌曲子词·破阵子》:“迢递可知闺阁,吞声忍泪孤眠。”
[拼音] wǎng lòu tūn zhōu
[释义] 网:渔网,比喻法网;吞舟:吞舟的大鱼,比喻大奸。网里漏掉吞舟大鱼。比喻法律太宽,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网。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拼音] qì tūn niú dǒu
[释义] 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出处] 明 胡文焕《群音类选〈蟠桃记 诞孙相庆〉》:“看兰孙,气吞牛斗,知不是等闲人。”
[拼音] qì tūn hé shān
[释义] 吞:吞掉。气势可以吞没高山和大河。形容气势、气魄很大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1章:“称颂他如何在战场上横刀跃马,气吞河山,大旗指处,悍贼披靡。”
[拼音] niè xuě tūn zhān
[释义] 汉朝苏武被匈奴单于囚禁于大窖中,不供应饮食,苏武乃嚼雪混同毡毛而吞食。事见《汉书·苏建传》。后用以比喻困境中艰难的生活。
[出处] 明 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十一出:“啮雪吞毡,苏卿犹健;餐松食柏,到做得神仙侣。这糠呵!纵然吃些何虑?”
[拼音] láng tūn hǔ shì
[释义] 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出处] 明·无名氏《鸣凤记·二相争朝》:“你辟私门,贿赂行,半朝臣,皆从顺。你狼吞虎噬伤残了万民百姓,害得那有功臣百事无成。”
[拼音] tūn shēng rěn qì
[释义] 吞声:有话不敢说出来。流泪入口,不敢哭出声响。形容无声地悲泣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我所以吞声忍泣者,为无儿耳。”
[拼音] jīng tūn hǔ shì
[释义] 像鲸鱼和老虎一样吞食。多比喻吞并土地财物。宋·范仲淹《上执政书》:“前代乱离,鲸吞虎噬,无卜世卜年之意,故斯道久缺,反为不急之务。”明·张景《飞丸记·明廷张胆》:“他谋多中伤,威权明仗,鲸吞虎噬,谁敢拦挡?”清·徐芳《诺皋广志·寒空僧》:“先君子常言以桥
[出处] 宋·范仲淹《上执政书》:“前代乱离,鲸吞虎噬,无卜世卜年之意,故斯道久缺,反为不急之务。”
[拼音] hǔ yàn láng tūn
[释义] 咽:吞。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2回:“你看八戒放开食嗓,真个是虎咽狼吞,将一笑果菜之类,吃得罄尽。”
[拼音] qì tūn wàn lǐ
[释义] 气:气势;吞:吞掉。形容气魄宏大
[出处]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拼音] qì tūn hóng ní
[释义] 虹霓:彩虹。气势可以吞掉天上的彩虹。形容气魄宏大
[出处] 宋·岳珂《桯史·王义丰诗》:“阮得此诗独怃然不满意,曰:‘先生气吞虹霓,今独少卑之,何也?’”
[拼音] dù kǒu tūn shēng
[释义] 形容一句话也不说。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宦者传 黄节》:“群公卿士杜口吞声,莫敢有言。”
[拼音] fú qì tūn lù
[释义] 服气:导引之术,即气功。指修炼道术
[出处] 明·无名氏《洞玄升仙》第一折:“若论道姑休养,服气吞露,搬离运坎,施仁布义,必有成仙之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