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ān guān wū lì
[释义] 贪赃枉法的官吏。
[出处]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一应贪官污吏,准许先斩后闻。”
[拼音] dāo bǐ lì
[释义] 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
[拼音] làn guān wū lì
[释义] 贪污腐化的官吏
[出处] 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一月前上司行文书来,说俺郑州滥官污吏较多。”
[拼音] fēng jiāng dà lì
[释义] 封疆:疆界;大吏:大官。指疆域之内的首要官员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如今半年之间,已做到封疆大吏,自然是感激天恩,力图报称。”
[拼音] xuē mù wéi lì
[释义] 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侮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
[拼音] dāo bǐ zhī lì
[释义] 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拼音] mén shēng gù lì
[释义] 故吏:过去的吏属。指学生和老部下。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
[拼音] kè mù wéi lì
[释义] 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污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路温舒传》:“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拼音] làn lì zāng guān
[释义] 滥:贪得。贪污腐化的官吏
[出处] 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一折:“莫不是滥吏赃官,将民业攘。”
[拼音] làn guān kù lì
[释义] 滥:贪得。贪污腐化和残酷统治的官吏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俺哥哥以忠义为主,誓不扰害忠良,单杀滥官酷吏,倚强凌弱之人。”
[拼音] zāng guān wū lì
[释义] 犹贪官污吏。
[出处] 《水浒传》第六二回:“谁知被赃官污吏,淫妇奸夫,通情陷害,监在死囚牢里。”
[拼音] tān lì huá xū
[释义] 猾胥:狡诈的小官吏。贪财狡诈的小官吏
[出处] 宋·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先帝本意使民产率出钱专力于农,虽有贪吏猾胥,无所施其虐。”